路氏集咏录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04
颗粒名称: 路氏集咏录简介
分类号: Z12
页数: 3
页码: 229-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路氏集咏录简介。
关键词: 商河县 丛书 简介

内容

在编纂史志工作中,我们发掘征集到一册《路氏集咏录》。系商河县郑路镇路家村路氏族谱所存,全书共67页,约6万余字。书中除节孝传记、悗诗颂词、咏史寄语外、所附“历代大河沿革考”篇,对今天编纂水利史志工作,颇有参考价值,已报送山东省水利史志编纂室,并作了摘录影印存卷。
  所见版本为民国辛未(1931年)重镌本,书中分原、续集两部分,原集31页,约12000余字;续集17页,15000余字,后附“历代大河沿革考”24页,包括“历代河患之岁”有3万余字,准属附件,但比原,续集两部分内容还多些。
  从原集“序”中可以看出:该录初出于清、道光23年(即1843年),“因续谱、聊为刊刻示后颜,日路氏集咏录,卷帙无为,祇存梗概。”1931年重印时,又加了续集。
  原集中“路氏节孝传”、“苦节传”等内容占了较大篇幅,31页中上述内容占21页,均系路氏门生弟子和亲族等人的颂诗悗词,其余除咏史寄语,赞颂麦邱书院的著述外,尚有“长堤凝翠”、“龙潭黑水”、“水村谣”等描述地理成因,河流走向,尤其对现存的土马,在历史上其疏排功效和水患灾情及其治理过程,叙述较为详尽。
  续集的内容为该录重镌本刊印之前,即1920年前后路程海的作品居多,路程海本人在民国18年(1929年)旧历正月18日被变兵掳去35天中的沿途杂感近30篇。路云衢的“过三里河访许商遗迹”3篇,“读水经注有感”五言诗一篇,均属水利史料。至于路程海的“重修商河外城碑记”给商河域池的建造及沿革,留下了较详尽的记载。碑记中记叙了外城修建于民国16年(1927年)4月动工,9月落成。并记载了内外城的历史演变说:内城最小,围仅三里,明正德六年知县陈皎剏建外域,周围九里余,明一代重修六次至崇祯14年被土贼吴魁阳攻陷,外城遂废,前清道光年间屡修屡辍,未竞全功……。此外在续集中尚有路家当代至亲好友、官宦书朋之间的送别舒怀有感,迎宴即庸口占,孝友传记,自遗有悟等40余篇。
  续集之后,即所附“历代大河沿革考”,注明由路立衢菊槐先生著,族曾孙路程海雪堂补注,该大段文字较详细的记载了历代黄河的变迁改道,河流走向,水患灾情,全篇均采用七言律句加注解,读起来通俗易懂。在注解中对黄河流经的州、府、县城的行政沿革以及较著名的治水人物也有较详的说明。
  “历代大河沿革考”包括了如下内容
  九河故道考 黄河源流考 禹河考 固定壬五年徒河考(即公元前602年,有记载的第一次黄河洪水决溢改道——本文作者注)。西汉河考 东汉河考 唐五代及宋初河考 北宋河考金明昌河考 元明清河考 荣阴引河考 邺东古大河考 禹河初徒考 汉屯氏诸决河考 禹河再徒考 唐大河考 宋大河考 金大河考 元明大河考 土河考 济水考 历代河患之岁 续补明清河患之岁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