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政旬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701
颗粒名称: 商河县政旬刊
分类号: G279.275.2
页数: 8
页码: 212-2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政旬刊的情况。其中包括商河县政旬刊简章、美棉籽到县、美棉社贷款、轧花场开工等。
关键词: 商河县 政旬刊 创刊

内容

商河县政旬刊于一九三四年九月九日创刊,每月的九日、十九日、二十九日出版。该刊由商河县政府旬刊室负责编辑,定名为《商河县政旬刊》。每期刊登内容包括法规命令,公文及其农事,建设,教育,经济,卫生,文艺等方面新闻。一九三五年十月间,由于政府资金困乏,经县政会议决定裁减政旬刊室工作人员,其内部组织:社长为一人,由县政府秘书兼任,编辑室主任设一人,由县党部委员阎纯斋担任,编辑一人由中山街小学教师杨耿如兼任。该刊由商河县三民印刷局印刷,商河县政府旬刊室发行,并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九日第六号旬刊上刊登了旬刊简章。
  商河县政旬刊简章
  第一条:本刊定名曰:商河县政旬刊。
  第二条:本刊宗旨,宣扬政令,建设乡村,倡导新生活。
  第三条:本刊内容,除法规命令、公文外,其它关于新闻、农事、建设、教育、经济、卫生、文艺等均可登载。
  第四条:本刊暂定每旬发行一次,每月逢九出版,迂必要时,得出专号。
  第五条:本刊由商河县政府旬刊室负责编辑。
  第六条:本刊除赠送发售外,并可与各种刊物交换,但以不违背本刊宗旨为限。
  第七条,本刊所登各项政令之电,未径分颁或分布,其效力与已分颁或分布者等。
  第八条:本刊简章,如有未尽事宜,得随时提议修改之。
  第九条:本刊简章自提径县政会议议决公布之日施行。
  现存《商河县政旬刊》一至六十五期,何时停刊,已无法查定。存刊中记载了当时推广美棉种植,轧花,先进农具的推广使用及当时政府的法规,每期第四版上还刊出了部分在商河流传的民间歌谣,农谚等。现将所刊部分原稿摘录供读者参阅。
  建设庭于昨日派合作指导员安王二君来县,会同本县合作指导员,组织棉业合作社,连日分头下斗,剀切宣传,着手组织,工作异常努力,共计成立三十四社。植棉地亩,约五千零四十余亩,现仍有要求继续加入者,唯因棉种不敷分配,碍难准许。并且内组织联合社,请求建设庭贷款,以利合作之。
  县政府前向建设庭要求拨发棉种乙案,现已由济在棉场拉运托字棉三十六号,重一万斤到县。
  《商河县政旬刊》第十九号
  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九日
  美棉籽到县
  本县组织美棉产销合作社,已办理多日,现在计报告成立者,三十余处,美棉籽三万斤。前由本县派车运到两批,计有二万斤,十四日又派车赴济东启运,不日即可到县云。
  《商河县政旬刊》第二十号
  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美棉社贷款一万一千一百六十元
  本县美棉合作社自去冬提倡后,各乡参加组织者,尚属勇跃。至五月初计成立共三十八社,前经县府呈请省庭介绍贷款,于本月二十二日上午八点,建设庭派员伴同贷款银行莅县,当由县政府第一科长县党部李华轩先生到场监督,按款照呈报清册,由各社主席司库加盖钤记手章,按社分发贷款,计当日到场三十六社,总共贷洋一万一千一百六十元,不贷者权有两社云。
  《商河县政旬刊》第二十七号
  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廿九日
  轧花场开工
  本县美棉产销合作社,经石县长,及第四科蔺科长之努力提倡,进行颇为顺利,现届美棉成熟时期,联合社为来年推广纯种及共同运销起见,径呈由县政府呈建设庭设立轧花厂,将社员所产棉花集中轧花,免致纯种散失,设备费三百六十元,由第四科借给并公推联合社理事主席郭子谟,司库娄金峰及合作社指导员董肇玉、周树德负责筹备进行,并租得本城南坪门内房屋一所,作为厂址,自置打包机一架,雇用人力轧花车二十部,预计每日可轧籽棉四千余斤,筹备甫后,建设庭令复由民生银行借给运输贷款七千元,作为收花流动资金,并派王文楼先生来商协助指导,刻各社自十月一日起送花者异常勇跃,货款不敷应用,复经呈准建设庭增拨五千元,以利周转,现收到各社籽棉共六万六千余斤,轧花车已全部开轧,每日可出棉衣一千二百余斤,不日将运赴济南销售。
  《商河县政旬刊》第四十二号
  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廿九号
  灌田利器鸳鸯罐来了
  本县地处鲁北,靠天吃饭,每遇荒旱,束手无策,县政府有见及此,除于今春力倡凿井之外,甚盼有心者改良农具,增加生产。日前县府陈肃齐先生由桓台县,运来鸳鸯罐一架,县府第四科当即架于进德会前之桑圆井上,日来观众,络绎不绝,一般农民莫不赞道利器之便捷,第四科以采问购置者之众多,当即拟出办法,布先购鸳鸯罐者须先向四科缴纳半价(八元),俟定购户数报齐后、或投标由本地工人承做,或向外县聘请工匠代做。按鸳鸯罐之装置,系以铁架置于井口之上,口上横以类似水桶之圆空物体,中有一铁轴,轴之两端各置以类似棉花把之把,各须一人手摇,为防止铁架之动摇及致之罐之规则,堕四铁绳于井底,铁绳未端系以石块一类的物体,两罐各两边依铁绳一上一下,(两罐大小相同)一罐盛水不及一辘轳斗之多,但其量多于一木桶或洋油桶,汲出之水,先倒入架中之一长簸内,水由长簸入阴沟,远胜辘轳之倒放,且两人打水,不必成年男子,次壮之老幼男女均可汲取,似此便捷,其价仅高于辘轳者不过数元,闻辘轳斗之为用不过二年,鸳鸯罐之为用可数倍之,辽东的农村儿童普遍的唱着:“水车井,鸳鸯罐,不用下雨也吃饭”。“鸳鸯罐,真合算,不用下雨不觉旱”。由此可见鸳鸯罐功用之斑也,事关生产之增加,圆圃老农,盍速图之!
  《政旬刊》第六十二号
  民国二十五年五月十九日
  美棉合作社本年可组织百余社棉籽有不敷分配困难
  本县自去年倡办美棉合作以来,信誉昭著、民皆乐从,迭径合作指导员分赴旧有各社,指导整理,旧社棉田,增加已逾万亩,新社自春、迄今报名者,达七十余处,现正在进行组织中,连同旧社可有百余处,但本县旧有棉子仅十二万九千余斤,若果各社皆组织成立,棉子一项实有不敷分配困难云。
  《商河县政旬刊》第五十六号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十九日
  美棉产销合作社进展中将有大规模之房舍兴修
  本县棉业合作社自经董有林,郭子谟倡导以来,社务进行,异常迅速,去年社数为三八,今年增至一一八,去年社员人数为九三八,今年增至三0四0,去年棉田五千七百余亩,今年增至两万一千余亩,本年两量适合,棉苗齐全,按每亩送花一百斤计,可收至二百一十余万斤。(去年银行低利贷给建筑费万元),兴修房舍,以利社务,建设庭已准如所请,该社于日前已购到内城北墙,购置二十四马力之油机一架,约三千元,轧花机二十六部,约一千五百余元,又社内收到之子棉轧成花衣后,宜选运青岛或济南推销,借用大车,殊多不便,亦拟购置载重汽车一部,以便运送花衣,需款当在四千元左右,此项贷款,尚末到县,俟贷款到县当即分段投标,开始兴修。
  《商河政旬刊》第六十五号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廿九日
  《商河县政旬刊》现存于德州地区挡案馆,组稿期间曾得到德州地区挡案馆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贵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