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共产党在我县的发祥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684
颗粒名称: 四、共产党在我县的发祥地
分类号: K295.52
页数: 2
页码: 164-165
摘要: 尤其是各有志之士,先后从城市到农村组织抗日力量,加紧共产党的活动。我县的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县委就是在此地诞生的,她是由曲阜师范学校毕业的丁润生同志组建的。当时,他以教务主任的身份为掩护,秘密发展了党员,于1937年8月,建立了龙桑寺党支部,同月,建立了中共商河县委员会,丁润生任书记。那时,日伪岗楼林立,据点星罗棋布,龙桑寺是日伪在我县的三大据点之一,常年有日军住守,又因是商惠之间的重镇,公路两侧封锁沟的中枢就设在此处。因此,对我党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威胁很大。群众破路、破坏封锁沟的事屡出不穷,使得敌人不得安宁。
关键词: 龙桑寺镇 共产党 发祥地

内容

“七·七”事变,日寇大举南侵,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纷纷起来抗日。尤其是各有志之士,先后从城市到农村组织抗日力量,加紧共产党的活动。我县的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县委就是在此地(龙桑寺乡农学校)诞生的,她是由曲阜师范学校毕业的丁润生同志组建的。当时,他以教务主任的身份为掩护,秘密发展了党员,于1937年8月,建立了龙桑寺党支部,同月,建立了中共商河县委员会,丁润生任书记。从此,商河县有了党的活动。那时,日伪岗楼林立,据点星罗棋布,龙桑寺是日伪在我县的三大据点之一,常年有日军住守,又因是商惠之间的重镇,公路两侧封锁沟的中枢就设在此处。因此,对我党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威胁很大。为打掉其敌人的嚣张气焰,使我在公路两侧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活动的交通线畅通,于1939年冬,我某部战士贺春悔在该据点打死门岗,抢走枪支的事迹曾闻名冀鲁边区。群众破路、破坏封锁沟的事屡出不穷,使得敌人不得安宁。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全镇在抗日战争中有六名烈士为之牺牲,在解放战争中,为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为之揖躯的有五十六名烈士;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革命战争中,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生命的有七名烈士。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商河文史》

本书收录了《商河县教育机构的沿革》、《抗日战争前商河县的教育情况》、《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县立第一小学》、《龙桑寺乡农学校》、《县立第七完全小学的建立》、《我所了解的商河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情况点滴》 等回忆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龙桑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