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商河文史》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05659 |
颗粒名称: | 教育前教育状况 |
分类号: | G529.52 |
页数: | 2 |
页码: | 109-110 |
摘要: | 解放前本地教育事业一直比较落后,清朝奉行封建科举制度,大多数村庄没有学校,多数少年儿童不能上学读书。据调查,附近的几十个村中只有岳桥、段集、泮桥、官庄等几个大村设有学校。掌管学校的是村里的乡绅富户,学生学的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由于教育质量低,成才者廖廖无几。辛亥革命后,北洋军伐政府统治时期,本地仍然沿用旧制。即是这样,本乡也只有岳桥村设立一处高小,即商河县第六高小。经调查,六高的大致状况是这样。校址设在岳桥村。六高停办五年后,也就是1942年,在岳桥村的六高又开学。校长仍是张慈云,教员共7人,学生70余人。这时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最低的是十二块银元。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六高又一次停办。 |
关键词: | 岳桥乡 解放前 教育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