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一次鬼子抓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542
颗粒名称: 我记忆中的一次鬼子抓人
分类号: K265.6
页数: 3
页码: 94-9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我记忆中的一次鬼子抓人情况。
关键词: 小崮山村 鬼子 抓人

内容

我家住在崮山镇的小崮山村,因外祖父没有儿子,只有我母亲一个女儿,又是同庄,所以,我常住外祖父家,也特别受外祖父母的疼爱。
  自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外祖父常给本庄的地主刘家扛活。也经常见一些人(他们经常变幻着打扮)一早或一晚从外祖父家出出进进,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走了。他们大人们在一起说话,也都让人听不清楚。时间长了,才知道这是八路军武工队,是打日本鬼子的。也知道了他们一些人的名字:像是董茂银(后被国民党杀害了)、宋宝其、刘英等等。因他们都是夜间在外祖父家北屋西头的那个夹皮墙里活动,搞些什么我不知道。到了解放以后,才听母亲说,是她坐火车到济南偷着买来油墨和纸张,交给这些武工队员拿走的。
  我外祖父家在小崮山村东南角上,大门朝南。对门是魏庆丰(是外祖父本家的侄子)的一个没人住的闲院子。里面只是放些草什么的,这是武工队经常开会的地方。但来去匆匆,绝不住下。那时,魏庆丰在街里开饭店,招待从肥城到济南的来往客人,也是武工队常去的地方。真是什么时候也有好人,什么时候也有坏人。如果没有汉奸,没有坏人,日本鬼子在中国肯定一天也呆不下去。可能就是一九四二那一年,就因坏人告密,遭殃的事情发生了:
  那是一个夏天的夜间,一点左右,我被一阵鬼子的砸门声和吼叫声惊醒,外祖父母醒得早,他们慌慌张张。外祖父是六十来岁的人了,因年青就扛活,背驼得很厉害,想爬墙逃走,几次都没爬上去。最后十几个鬼子(弄不清是真鬼子还是假鬼子)砸开门进来抓住了他。接着就是一阵枪捣脚踢。鬼子们端着枪,点着洋蜡,把屋里屋外搜了个遍,要找八路军。因没找到,便把外祖父带走了。外祖母急得团团转,想不出办法,我光着屁股在炕上只是害怕……
  天还没亮,外祖父出人意料地跑回家来。外祖母惊喜地问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伙鬼子没把他这个驼背老头放在眼里,也没上绑。留一个鬼子
  在大湾边上看着他,其他鬼子都去魏庆丰家抓人了。外祖父趁鬼子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进湾坑里,湾里的水很多,湾边上有很密的树丛,便于隐避。敌人见没了人,胡乱朝树丛里打了几枪,就走了。
  天亮以后才知道,这是崮山据点的鬼子,去魏庆丰家没抓到魏庆丰(魏一听到鬼子敲门就越墙跑了便抓去他的妻子。当把他妻子带到大崮山庄边时,他妻子躺到地上死活不走了。敌人又是踢,又是用枪捣,弄得她身上又是血又是泥,折腾了好一阵子,终于把她舍到路上,是庄里去了人把她抬回来的。
  后来又听说,鬼子还抓走了魏殿生(原因搞不清楚),不知道隔了多久,魏殿生才被放回来,不久,就死了。
  在这以前,常听大人说鬼子在附近村庄抓人的事,后来由于武工队活动得挺厉害,常有扒铁路,杀鬼子的事发生,鬼子们就躲在据点里不敢轻易出来了。

知识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长清文史资料》

本书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我们编辑了这期“抗日战争”专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抗日战争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会激发我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激励我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万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小崮山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