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长清县早期文化遗址的新发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431
颗粒名称:
长清县早期文化遗址的新发现
分类号:
K878
页数:
2
页码:
66-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清县早期文化遗址的新发现。
关键词:
长清县
文化遗址
内容
1988年4月,济南市文化局与长清县博物馆在全县田野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该处遗址,目前是我县、也是泰岱以西地区发现最早的一处古文化遗存,受到考古界专家学者的重视。
这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位于长清县万南村西南300米处,踞于横穿长清境内的北大沙河西岸,西依泰山余脉,是一处依山傍水、阳光充实的河岸二级台地,我们谓之“万德西南遗址”。经调查,现遗存南北30米,东西不详,文化层厚1.20—0.40米;土质呈棕黄色,文化内涵相当丰富。从采集的标本陶片中,可以窥探出其历史文化面貌及其文化属性。出土采集的部分石器有:斧、铲、纺轮、刮削刀。采集的标本陶片有鼎、钵、罐、壶等。因仅限于遗址标本的采集,故不能从地层学的角度对其加以研究,只能从采集的标本陶器制作手法、纹饰、器物类型上,结合见于发表的同一文化横向联系,相互比较,初步得出其历史文化面貌。
根据采集的标本陶片进行质地、制法、纹饰、器形方面的分析研究,基本上认定它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复原后的鼎,无论从陶质、纹饰和器形方面都十分接近北辛文化的釜形鼎,圜底、敛口钵与滕县北辛遗址出土的钵(H609∶8V式)雷同。上述陶器的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因素,当为北辛文化晚期遗存。
北辛文化是考古界近几年来树立起来的一个史前早期文化类型,通过大量发掘出土的材料证明,它早于大汶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大汶口文化,成为大汶口文化的先身;它是我省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个史前文化类型,也是全国最早的同时期文化类型之一。它的发现,将我县的历史追溯到了距今约六千五、六百年的时代,证明那时,我们的祖先就活动、繁衍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知识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本刊收录山东省长清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工商、民族、华侨和宗教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选登了《卧牛寨血战》、《国民党统治下的长清教育概况》和《医林人物》等18篇文稿。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晶
责任者
孙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长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