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峰史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334
颗粒名称:
五峰史略
分类号:
K928.3
页数:
5
页码:
51-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峰史略、其中包括庙堂分布和现状、五峰山外八景、山内八景、无影庙等情况。
关键词:
五峰山
历史
道观
内容
五峰山系泰山支脉,北距县城十五公里。山峰巍然高耸,山峰略呈半园形,岩石磷峋,悬崖峭壁耸峙而并列者有五:会仙、望仙、聚仙、志仙、群仙五峰因而得山名。
此山古无人居。南北朝时有齐人某,因避乱携眷而至此。斩荆锄草,结茅而居,始有人烟。后以人世繁衍来此者渐多,故有无峰山庄之称。
殆至后世帝王,大倡建庙于名邑古迹,五峰一地景色幽雅,遂废村籍而建庙堂,五峰遂成为名山胜水,道士荟萃之区。据《五峰志》记载:“五峰山场兴发于北魏、广拓于金、元,繁荣于朱明;垢污于明末清初”。又据文献记载,“金代泰和中(公元一二○一—一二○八年)全真教道士丘志原开始建庙,贞祐初(一二一三年)定名为洞真观。兴定初(一二一七年以后)道士玉志深从栖霞来此创修玉皇殿及东西两楼,凿池引泉,规模始备”。据史载:“明神宗朱〓钧为供奉其母太后,在这修建了一座豪华的九莲殿,(已倾圯)封其母为九莲菩萨”。还载:“青崖山麓是明朝德王的陵园,名为玄都观,(俗称南观),有自明成化(宪宗朱见琛年号)初年到明末的历代六座王墓”。现在观与墓已无存。由此可见,明朝是五峰庙宇修建的最胜时期,道教活动也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并流传每年四月初八与十月十五日,定为迎神赛会之节日。明清两代,香火颇盛。明末清初,以孙化亭为首的万人农民起义军,占据青崖山及五峰山洞真观等地,直到顺治六年(一六四九年)才被清军“乘风雪,直捣青崖,困攻三昼夜破之”。经过这次战火,洞真观虽经修葺但逐渐衰颓。民国以来,收为国有林场。每岁虽有迎神赛会延续之举,但金碧辉煌之庙堂,多有坍塔颓墙断壁,不甚目睹。惟有遍山苍伯,高大银杏,泉流汩汩,仍点缀为幽壑佳景,堪为旅游胜地。
庙堂分布和现状
道观旧址占地面积为2,805亩。分南观、北观,庙宇多修在北观,分为三个院,后院向北有高达九十一级的石阶,上有月台。环视五峰重崖叠嶂,景色古朴秀丽。观内建筑有;碧霞宫、清帝宫、真武殿、三元殿、玉皇殿、龙神殿等,早在清代已倾过半。
现在庙宇状况:西有清帝宫(俗称文王殿)年久失修,现已全部坍塌,庙前台阶几乎全无。东西现存有玉皇庙,庙尚完好,但泥塑全无。庙东侧银杏参天,清冷亭仍挺立于志仙泉上,北面奶奶庙、真武庙仅有迹可查。庙后九十一级大盘路尚完整可登。最上之三元殿已折除无余,两配房万仙楼仍峙立残存。正西之朝阳洞三间因洞深末除,尚可一观。山下园门里木牌坊仍残存可查。正北保国隆寿宫(俗称武朝门)现已改为五峰林场。一天门以南,古称南观,现已修为人民解放军驻军营房。
五峰山外八景
一、滚粟朝霞:此景滚粟山东侧,山上紫石片堆积成岩。每在夜雨之后,朝阳东升,岩石含水泪洳,阳光照射犹如出现一片朝霞,颇为美观。故名滚粟朝霞之景。
二、明泉早照:西马庄西山,马王庙正上,山崖上有一明泉。水从崖坡流下,旭日东升之时,照射西山之泉,酷若明镜,故得此名。
三、薛岭牧樵:黑峪正西薛家岭,与北部高山绵亘相连。常年樵柴、牧羊者不绝于山,傍晚夕阳坠下,晚霞回光返射;此时樵者肩柴归,牧者驱羊回,远眺恰如一幅彩色山村图,颇得山民赞尝。
四、风山烟雨:黑峪村正南,莲花山上,其峰日凤凰顶。阴雨连绵之时,云罩山头,雨丝斜飘,远远望去,烟云缭绕,雨雾纷纷,实为美观。
五、鱼台钓月:菜园村东,有钓鱼台山,山下河水回转。在山崖下,汇成清波一渠。渠北峙立岩石,名日钓鱼台。月明之夜,执竿垂钓,月影现于水中,尤如垂钩钓月。故名鱼台钓月。此景因修建水库不复再见。倘今孤舟泛水,临波垂钓,亦甚美感。
六、杏堤春晓:钓鱼台一带,土崖环抱。初春早暖,此地杏树颇多,花开最早。人称此地杏花早报春。现已不存。
七、润玉奇峰:五峰山南坡,有润玉泉村,村四周峦峰环抱。山坡上柿子树多,晚秋红叶遍山,呈现美景,到此一游,实有霜叶红逾二月花之感。
八、松崖积碧:五峰山青崖寨一带,悬崖陡峭,无径可登。山上碧柏苍松,远瞻此景,使人心旷神怡。
山内八景
一、清冷亭:亭建玉皇庙东。亭东有志仙泉,亭中有一方池,泉汇池中,清沏见底,水凉若冰。游人到此,顿觉寒气袭人;六月大暑之节,常有游人来此,往往乐而忘返。
二。银杏树:树在清冷亭西,高六、七丈,粗四抱有余。据传说系道人赵天雷所栽,现仍枝叶茂盛。树下荫罩蔽日,游人到此,无不仰观称赞。树结杏果颇多,中秋成熟,晚秋叶黄飘落满地,有游人咏诗一首题名玉皇殿东墙:遍山苍青一点黄,挺若华盖罩玉堂,金风劲吹动摇扇,漫飘洒郊似凝霜。
三、五音石:玉皇殿西配房虎神庙内,有一大石隆起,游人到此用石击之,各处发音不同。后人称之曰“五音石”此石尚存。
四、连二湾,桥上水:清冷亭池中水流出西下,桥上有水槽,西至银杏树东,注入两个石湾中。游人来此,无不称此谓山青水秀,超俗佳景。现已淤塞不见。
五、更鸡桥:保国隆寿宫前,有一石桥,游人到此,走桥不见桥。据传说:桥下有一宝鸡,深夜常鸣,闻者认为是道院鸡鸣。而今不再有声,故不可深信。
无影庙:青崖寨南头,悬崖上端立一大石,山下远远望去,犹若一座庙堂峙立。此景在大盘路上望之真切,实非真庙,故日无影庙。
七、柏上柏:原在一天门里,南崖上有一古怪柏树,下部干粗而皮裂,上部干细而平滑。游人至此者,无不称赞奇异。现已砍伐。
八、藤萝松:圆门里东院,原是德王府大厅。厅前栽有刺松一棵。树旁有一藤萝,蜿蜓盘于树上。麦前藤萝开花,花簇累累,悬挂松枝。人们则误认为松开紫花。
除以上的内、外八景外,还有座落在五峰山西聚仙峰下的石窟造像,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公元549年)的石刻,现定为济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峰山,五峰绵亘错列,云绕峰巅。与泰岱、灵岩并称三山。
本文作者:赵嵩亭、徐润生,系我县小学教师,现均已退休。
知识出处
《长清文史资料》
本文史资料将记载长清县人民可歌可泣的创业史,殷切的希望我们的老党员、老干部和阅历丰富的各界人士,特别是那些参加过历史演变的老人,及时地把自己亲身经历和见闻,真实地撰写下来,以流传千古,开拓后人。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嵩亭
责任者
徐润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