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龙山小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999
颗粒名称:
龙山小米
分类号:
S515
页数:
4
页码:
209-212
摘要:
本文记述章丘龙山·小米高复兴龙山小米是我国四大名米(金谷米、龙山米、沁洲黄米、桃花米)之一,它以性粘、味香、富有油脂性而闻名于世,是我国的名产。
关键词:
龙山
小米
名产
内容
龙山·小米高复兴龙山小米是我国四大名米(金谷米、龙山米、沁洲黄米、桃花米)之一,它以性粘、味香、富有油脂性而闻名于世,是我国的名产。据传说,上古时代神农尝百草种五谷就从龙山一带开始。民国十九年(1930),历史考古家梁思永来龙山附近的城子崖——这地方过去叫谭城或鹅鸭城——开掘文物,发现一个陶罐,内贮谷子约数斤,为当时山东省教育厅长刘次晓所收存,于翌年春播种,至秋,收获可观,米质优良。刘次晓将所收之谷交省博物馆,供农学家研究之用。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在西周时代就已大量种粟。清代的《国朝名臣录》一书记载,乾隆朝军机大臣刘墉,吃到其亲戚给他送去的龙山小米后说,此米既香且甜又有油性,是极好的滋养品。足见龙米早在二百四十多年前就已名闻京畿。
龙山小米品类很多,据说有二十五种之多,现存者只有七种即:阴天早、黑旱腿、鲁谷四号、七五三三、丹六、五石三、三德范。其中阴天旱,质素金黄、粘香。1980年中国科学院中心化验室化验测定:含蛋白脂14.3%,脂肪5.26%,每百克小米含色氨酸192毫克,蛋氨酸297毫克,维生素B12.95毫克,维生素B20.45毫克。用其做稀饭,金黄有泽,锅内上下粘稠性一致,并且凝度大,有油性,味香可口,谓营养丰富之美餐。清乾隆以来,地方官多以此为贡进献皇家。国民党统治时期,济南粮栈或米行均以龙米论质定价,一般价格高于普通小米四分之一。阴天旱这种谷子不但米质优良而且出米率高,普通在80%以上,为其他谷物所不及。
龙山小米——阴天旱这一品种,是几千年来龙山文化渊源地劳动人民精心选培的结果,也是龙山地区自然条件形成的特有产物。其产区方圆约二十余公里,龙山镇南部山区一带,如胡山区的田家柳;文祖区的水龙洞、东张;埠村区的南北二曹范、孟家阿;平陵区的兰家庄等地都是著名的产米区。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龙山镇西北的“石人坡”,方圆40余亩,产米为最佳。该地熟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好,养分丰富。整个龙山米产区均为山坡背阴,山阳为洪积土,质地肥沃,所谓有名的“山东棕壤”。据测定:土壤养分的含量为:有机质1.32%,全氮0.075%,全磷0.082%,碱解氮67PPM,速磷24PPM,速钾93PPM,代换量18.2毫克/100克。其土壤理化性状:总孔隙度60.7%,毛管孔隙度37.1%,通气隙度23.1%,田间持水量28.8%。这一带龙米产地的土壤理化性状,都优于其他产谷之地。
龙米——阴天旱品种,植株高大,一般五尺左右,茎杆粗壮,色泽青绿,阴雨天,叶呈萎缩状,故名为阴天旱。其香味可随生长期的长短而增减。四月底至五月初播种,八月底收获者谓之春谷,生长期在百天以上,香味浓郁;生长期少于百天者谓之夏谷,其香味则略淡之。解放前,这种谷的种植面积约五千余亩,占该地区总谷面积的四分之一,单产三百斤左右,年产百万余斤,除满足当地人民所需外,每年向外地提供商品米六十多万斤,加之其他品种总产量约计六百万斤,每年向外地提供商品米总量为250万斤。
五十年代末以来,种谷视为低产作物,种植面积逐年缩小,“阴天旱”的种植面积则更小,至80年代初期,几乎绝迹。据1983年调查,种植面积不足一亩。
为了保护和发展地方名产,1983年冬,章丘县人民政府召开了有关部门会议,研究了龙山小米的现状和恢复发展措施,组织了农业科技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并于1984年春,在平陵区龙山村“石人坡”进行了品种、品质、产量及其技术的种植试验,并以石人坡为中心,定距种植,观察其适应范围等项试验研究工作。全县阴天旱品种种植面积五十余亩。预计到1987年,龙山小米将重新出现于国内外市场。
知识出处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革命萃珍、世家初考、人物春秋、资源探微、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文史佳话、山川览胜、名产美味、黑网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复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龙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