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们所知道的张子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974
颗粒名称:
我们所知道的张子衡
分类号:
K825
页数:
10
页码:
73-82
摘要:
本文记述章丘我们所知道的张子衡创建丰年面粉厂、垄断章丘盐业、设立“军票管理局”和“山东公债局”等事件。
关键词:
章丘
张子衡
传记
内容
张肇铨,字子衡,1875年(光绪元年)生于章丘相公区寨子村,1928年(民国十七年)卒于大连。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父亲张锡纯的严教下,学习勤奋,20岁中秀才,光绪28年(1902)中举人,光绪30年(1904)会试为进士,去贵州任职。为官初期,严于律例,对那些横行乡里欺压民众的恶霸之类,先斩后奏为民除害,颇有清官之风。后来,久历官场,因陈相袭,贪污腐化,开始仗势欺压人民,激起众怒。
1911年,辛亥革命后,张子衡携家眷金银和少量随从弃官逃回老家。不久,通过关系又钻进官场,当上了山东商务总会的经理,自己主持开办了济南商业银行和平市官钱局,与安茂寅(曾任山东财政厅长)勾结,乘日寇在山东收买制钱之机,从中渔利,发了横财。五四运动前后,济南设有城内商会和商埠商会两处,两会之间矛盾重重时有纠纷。城内商会原有石绍先任会长,张子衡为坐办,权欲熏心的张子衡为攫取商会会长之职,上匀结官府,下笼络会员与石绍先展开了夺权的大搏斗。在张子衡预谋的一次商会会员大会上,他当众质问石绍先:“本会现有多少会员?”石被这突如其来的诘问弄得懵头转向,一时难于回答。张子衡乘机攻击道:“你身为会长,竟不知本会有多少会员,真是古今奇闻。”一时会场大哗,会员们纷纷要求投票改选。就这样,张子衡轻而易举地将济南城内商会会长之职抓到手。1919年省长张树元被革职,次年由国务总理靳云鹏保荐田中玉为山东督军。张子衡在这政权交替的混乱中,于12月14日爬上了山东财政厅厅长的宝座。到职不到一年,又被龚积柄接替。复杂的政治斗争,使他认识到宦海生涯富贵无常,不如经商利市可靠,于是同日本浪人合资经营鲁大公司,担任副董事长,以此为基础,涉足于工商界。
1、创建丰年面粉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面粉曾大量运销英美及南洋群岛,国内面粉曾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张子衡就在这个时侯创办了丰年面粉厂,初期投资仅四万元,厂房简陋,钢磨只有四部,日产面粉二百袋,销路不广。半年后,逐渐好转,获利较多,又增加投资至七十万元。扩大厂房,增加设备,钢磨由四部增至24部,日产6000袋,行销本市及黄河下游,并部分运销京津、烟台、青岛、龙口等地。七七事变后,改为中日合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管,改为济南面粉厂。
2、垄断章丘盐业:民国以来,政府对过去混乱的盐业实行统一管理,张子衡乘机垄断了章丘盐业。在章丘城设盐总店,在相公庄、刁镇、普集、埠村等地各设分店。他用低价进高价出,大秤进小秤出的手段,坑害了群众,富了个人。
3、设立“军票管理局”和“山东公债局”:1926年初,张宗昌为了恢复直隶地盘,成立直隶联军,自任总司令,北上攻打南口,以解决财政困境。他深知张子衡乃山东财政元老,控制着济南的金融,要钱必须求他帮忙。一天张宗昌带领全付武装的警卫往张子衡公馆拜见。张子衡见状颇有反感,但又不敢发泄,于是避而不见。张宗昌细问详情,张子衡的一个侍从说:“张督办既是拜见又何必荷枪实弹?”张宗昌若有所悟,立即返回。第二天,他便衣打扮,再次来访,二人握手言欢,谈话投机,引为至交。后来张子衡从实业、通汇、齐鲁、大中等七家银行,为张宗昌筹划了七千万元的巨款,解决了张宗昌的燃眉之急。4月,张宗昌攻下南口凯旋归济,此时军费开支更大,单靠苛捐杂税和横征暴敛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同财政人员趁火打劫,滥发钞票,当时有奉票、军用票和公债票。他利用这一混乱局面,在济南经二路纬二路设立了“军票管理局”和“山东公债局”,仅发行善后公债一项就款达二千万元。他用这些不义之财,在济南、青岛设了五处公馆。购房数处,除供自己享用外,大部出赁收祖。济南天桥附近的济东仓库出租给济南铁路局,每年收费120万元,济南萃卖场有房500间,设仁寿堂药铺一处,内有楼房、会客厅;高督寺巷有一宅三院,前厅后楼,十分壮观。青岛汇泉路建有四层大楼,专供美领事馆使用。
张子衡利用官僚资本在工、商业获得的巨款,在乡广置田产。1923年立堂号为“自修堂”,开始抢购土地,当时本村有许多户连坟茔地都卖给了自修堂,成了张家的佃户,同年张子衡一次从贾庄村买地780亩,据说这些土地原是西关高家的庄子地。还有一处近四十亩的大院,四周筑有三米高的围墙,内有草房百余间,无家可归的外来佃户可无偿居住。当时张子衡买这部分土地是别有企图的,他原打算用高价将本村的土地、房产全部买下,让失去土地房产的农民迁去此地,建立张家的佃户村,以达他独霸寨子庄的目的,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几年之后,张子衡又从明水、浅井、赵家庄、七郎院等村买稻田360亩,从季家庄购旱田24亩,第五峪30亩。十余年间,积累土地1500多亩。这样多的土地如何经营呢?
自修堂经营土地的方式有两种,即雇工和租佃。除本村120亩土地雇工外,其余全部租给佃户。当时张家有长工二十余人,农忙季节大量雇短工,最多时,一次竟达280多人。短工的工价是很低廉的,每天只合一角钱左右,仅买小米2斤。无论长工还是短工,劳动所得只能维持个人,根本谈不上养家糊口。长工孙传瑶(肥城人),给自修堂赶了多年大车,后因惊车把腿压断,东家不给医治,造成终生残废,被赶出大门,在乞讨中冻饿而死。凡庄子地一律租给佃户。最好的地每亩(指大亩,即三市亩)租价为3斗麦子5斗谷。(每斗小麦重105斤,每斗谷重70斤),麦秋两季分别缴纳。因地租太高曾引起佃户的反对,后改为活租,即庄稼上场,粮草平分。
因为庄子地距寨子(张子衡驻村)太远,管理不便。只好委托庄头代管。那时庄头是吕继生(贾庄人)和王庆云(大沟崖人)两人。每年秋麦两季东家来收租时,“仓底”可归庄头,每次数量不等,多者几千斤,少者千余斤。庄头平时代东家管理一切事物,如佃户租地首先要经庄头同意,因此,佃农为租到地,就必须向庄头送礼,请吃,否则会遭到种种刁难。佃户庄的佃农多系各地流亡而来的贫民,由于农具不全,养不起牲畜,肥料不足等原因,致使产量很低,往往交了地租,却没了口粮,有时甚至贷款买粮交租。佃户周转庭,租种张家土地36亩,辛辛苦苦,年复一年,不得温饱。又如吕继兴全家七口人,租种20亩地,年年都得携儿带女外出乞讨。张子衡除地租剥削外还放高利贷。规定长工的佣金要交东家保存,不能零取,如迂急需就得求其借贷。民国初年,本村贫民杨学孔,从自修堂贷款买粮,因利息太大,一时难以偿清,最后张子衡硬将杨家墓田的五株大柏树砍伐抵债,引起杨氏家族的纷争。
张子衡在积累土地的同时,大量扩占房产宅基,大兴土木。仅三年的时间,就建造了三座瓦房大院,十年间,宅舍成片房屋达300余间,宅基占全村三分之一。所建房舍完全模仿古代样式,高台漆柱,精工雕刻,后来计划再建前厅后楼,结果前厅落成后,后楼的地基正好座落在张化谱的房基上。此处因是张化谱祖上传下的家产,张执意不卖,所以得罪了张子衡。张子衡利用其堂弟张淑衡在济南同张化谱合伙经营煤栈的机便,唆使张淑衡故意造成亏损,张化谱无力偿还欠债,只好点卖房产,这正中张子衡下怀,不料因形势有变,其愿未随。自修堂不仅建有华丽的宅院,而且不惜重金,营造了造价极高的墓穴。张子衡之母的坟墓光石匠就动用了十余名,凿石雕刻达三月之久。
自修堂全家只有五口人,占有土地1500余亩,楼房300多间,有一辆轿车两辆大车,骡马十余匹。随着财势的膨胀,人丁逐步兴旺。张子衡的原配是西关高家,三儿媳是旧军孟家,四儿媳又是西关高家。其侄女是辛铸九的侄媳,孙媳是原国务总理靳云鹏的孙女,官僚士绅,门当户对,以姻亲为媒介,结成上层关系网。张子衡母亲死后,三座宅院俱是绸缎盖顶,白布祭棚填街塞巷。县长“大人”亲自主持丧务,伪师长率手枪旅作警卫。从家到坟,七步一岗,八步一哨,丧期达半年之久。其父张锡纯的丧事更为煊赫,尼姑、道士300余众超度一月。鲁大公司日本经理送赙赗银5000元现洋,明水李家拿50块现洋前来吊唁,见此场面,未敢露面,只好速返明水,写了一千元的支票,方进“礼房”。
1928年,张宗昌倒台,张子衡失去了靠山,只身逃亡大连,企图钻在日本人的翮翼下,求其袒护,不料遭到冷迂,当年死于大连。
知识出处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革命萃珍、世家初考、人物春秋、资源探微、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文史佳话、山川览胜、名产美味、黑网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司安
责任者
张司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