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寨和五斋饭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老字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938
颗粒名称: 辛寨和五斋饭庄
分类号: K295.2
页数: 4
页码: 131-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辛寨乡辛一村王怀键、王怀枣兄弟创建的和五斋饭庄的经营和发展。
关键词: 章丘 商业 发展

内容

辛寨“和五斋”饭庄,是由辛寨乡辛一村王怀键、王怀枣兄弟二人于1903年创建,地址在辛寨庄的狮子口北路西。至今在和五斋饭庄的后人中,还保留着当时饭庄的招牌。上方横写“阳丘”二字,牌中竖写“和五斋饭庄”五个大字,左右各列小字“随意小吃,包办酒席”。
  “和五斋”饭庄,从1903年创建到1953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整整五十年。
  1903年王怀键、王怀枣兄弟二人创建“和五斋”饭庄时,还不过是一所街边小吃店,是人们饭后闲聊消遣的地方。街坊邻居无事就在这里喝碗茶、聊聊天、凑个热闹。过往行人歇歇脚,烩点干粮吃,即是喝洒也不过是两三个小菜。然而凭着兄弟二人的诚实、憨厚,硬是把一个街边小吃店逐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和五斋”饭庄。
  1926年至1946年是和五斋饭庄的鼎盛时期,发展为红、白两案俱全,店员十六人的有名饭庄。门前车水马龙,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和五斋”饭庄著名厨师有7名,辛一村的王善庭、王善起、王善群三人,刁镇后刘村的张子敬、刁镇苗家村的刘延滨、青杨林村的张化泉、刁镇田福村豆京江,都是高薪聘用,当时每年薪水是六石麦子。每个师傅各怀绝技,如张子敬冬季每逢打祭转子(给死人上供为祭,祭在三桌以上为祭转子)时的供品,用小刀把红、白萝卜雕刻成各种鲜果,形象逼真、维妙维肖,有“压死章丘”之誉。据说在济南杨庄打祭时,所刻祭品被济南聚丰德的老板看中,得知是张子敬所刻,便出高薪请张子敬去聚丰德,结果被谢绝。
  “和五斋”饭庄有红白两案。白案中面食、包子、馒头、面条一应俱全。麻汁火烧香酥可口,尤其是远近闻名的“和五斋”单饼,别有一番风味。直径约30厘米,薄如白纸、每斤可称16个;红案经营菜肴,其中名菜有过烧肘子,肥而不腻。精炸丸子,刚端上桌时,渍渍发响。吃起来特脆。脱骨扒鸡,别俱风味。还有爆炒里脊、炒肉丝、炒全蟹等等。当时到过辛寨的,如不上“和五斋”一饱口福,往往引以为撼。
  和五斋饭庄名声大,除饭菜货真价实,笑迎八方客外,更重要的是走出去包办酒席。邹平县梁桥村有张姓地主丧父,大摆阔气,出七日丧。请“和五斋”饭庄包席。当时用木轮牛车,把所用家什拉去,在当地垒灶开席。正值夏季,阴雨连绵,出了七天丧,下了七天雨,可“和五斋”厨师在简陋的席篷下照样正常开席。送菜的小伙计,把菜遮好,不顾道路泥泞,一日三餐准时送菜,直到出殡结束。主人很满意,和五斋由此名声大震。
  和五斋把信誉看为饭庄的生命,宁可赔本,也决不允许损坏饭庄声誉。邹平县于家村有一富商高梁杰,当时以倒卖金刚钻为业,可以说腰缠万贯,是“和五斋”饭庄的常客,也是周围一带有名的吃家。吃鱼,专吃活鱼,一次邀朋友来“和五斋”,单点本店名菜。可以说道道菜叫好。只是到了“干炸鱼”上席后,客人便敲起了盘子(敲盘子说明客不满意,菜有问题)。王怀键一听,就知道菜出了问题。到厨房问师傅豆京江:“刚死的那个鱼哪里去了?”答:“上席了。”王怀键拿起刀用刀背抽在豆京江背上,吼道:“你不知道客人是吃活鱼的?”豆京江自知有错赶快逮了个活鱼,做好送上席。
  “和五斋”最红火的时候,北至邹平的九户、召子、码头一带,南至章丘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45年,土匪头子杨相生(水寨狮子口人)的奶奶六十大寿,指名让辛寨“和五斋”去办寿。当时的杨相生独霸一方,正在盛时,狐朋狗友多的是。所以他奶奶过六十大寿就相当红火了。光宴席就二百桌之多。“和五斋”抽出了最好的师傅去伺侯,拿出了绝技名菜,使这个土匪头子的狐朋狗友大饱了口福。当祝寿结束时,却分文不给,连本都赔了进去,使“和五斋”大伤元气。
  祸不单行,这年王怀键又得了噎食病(食道癌)四处求医不得治,最后用大烟来麻醉,以减轻痛苦。在短短两个月内,光吸大烟泡就化掉了几十石小麦,“和五斋”的积蓄儿乎化光。
  连年的土匪拉锯战,使辛寨一带民不聊生。和五斋也在劫难逃。土匪到饭庄白吃白喝不说,临走还抢劫一空。“和五斋”的后人王善群,面对创伤累累的“和五斋”,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眼看和五斋一天天垮下去。一次杨相生的一个部下,在饭庄大吃大喝后,说给他们吃的猪肉是坏肉,想把老子毒死怎么的!说毕抓住王善群毒打一顿,并把他带到水寨狮子口村(土匪杨相生的窝点)把他关起来,扬言要枪毙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逃出虎口,跑到辛寨杨相生的部下派人又找到了辛寨。扬言要在辛寨庄东的薛家庙把他活埋。由于早得到了消息,才未被搜到,免于劫难。面对此境,和五斋的后人王善群仰天长叹,祖宗的遗业断送在我的手里!从此和五斋饭庄倒闭。
  解放后,1950年10月辛寨组织物资交流会。王善群重操旧业。在辛塞庄石庙子街口路东,挂起了“和五斋”的招牌。以主人翁的自豪感开始了为群众服务的生涯。到1953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与辛寨高家馆合并为辛寨供销社联合饭庄。从此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一页。

知识出处

章丘老字号

《章丘老字号》

本书记述了章丘的古文化,包括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史。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传砚
责任者
王正山
责任者
张乐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