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育 开办义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71
颗粒名称: 兴教育 开办义学
分类号: G4
页数: 2
页码: 359-3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兴教育、开办义学、其中包括了张洪超因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认为中国的贫穷和愚昧是没有文化的结果、积极鼓吹教育救国、读书救国的思想等情况。
关键词: 教育 张洪超

内容

张洪超因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认为中国的贫穷和愚昧是没有文化的结果,积极鼓吹教育救国、读书救国的思想。回家伊始,就萌发了办学的设想,经张的上下走动,多方游说,费尽口舌,龙华村第一所小学和女子小学终于在一九三二年相继成立。龙华小学设在村西大庙里。全校分甲乙丙丁四个班级,学生有一百六十多名。课程设国语、算术、自然、公民、音乐、体育、美术等七科。另外,每天每个学生写大仿一篇,小字一篇。张洪超担任教务主任兼上体育课。
  女子学校设在张洪超本人家一处闲置的宅院里。校门口张贴着鲜红的对联,上联是:发扬民主精神。下联是:增进女子知识。横批是:培育英才。女子学校的校长是张洪超的夫人。课程设置同男子小学,也分四个年级,不同的是比男校多了几条规定:其一,凡是入学的女生必须剪掉辫子。其二,不准缠脚,缠了的必须放开。等等。
  办学之初,从修缮房屋到置办教学用具,所需资金全由张洪超一人承担,及至开学张洪超的积蓄也所剩无几了,为了穷乡亲们的孩子不拿钱还能上学,张洪超决定聘请张乃喜出任龙华小学校长。张乃喜、字菊臣,是龙华村首富张秉书的次子,不仅与张洪超谈得来,且也一向主张读书救国,故对张的邀请欣然允诺,于是联络了本族富户捐资助学,使学校资金得以解决。
  张洪超办学从不体罚学生,一向主张艰苦朴素,勤俭办学。办学的第二年,一场大雨淋塌了大殿,砸断了房梁。雨后,他即刻请来了工匠,进行抢修,并自费买来一架大梁。为了早日修复教室,让学生尽早上课,他亲自动手和泥搬坯,挑水备料。偌大的土坯,常人一次只能搬三块,而他却搬九块,工匠们在他的带动下,十天半月的活,只消三五日就干完了。
  龙华村小学和女子小学,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被迫关闭。从创办到结束,虽只有五年的时间,时间虽短,她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而且她的影响已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