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清代二十里堡烽火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37
颗粒名称:
清代二十里堡烽火台
分类号:
K86
页数:
2
页码:
269-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二十里堡烽火台、其中包括了真实地描述了二十里堡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烽火台的重要作用等情况。
关键词:
烽火台
二十里堡
村庄
内容
在党家镇东端与枣园镇接壤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二十里堡,村庄虽然不大,但在清代齐鲁大地的军事和交通史上却有其辉煌一页。
该村位于古济南至青州的驿道上,东至章丘城、西距龙山镇各二十华里,村庄因之得名为二十里堡。清代在此设墩,即烽火台,称“二十里铺墩”,老百姓俗称“狼烟墩”。设马兵两名,守兵三名。
二十里堡村西南角驿道南侧有一小水湾,烽火台即建在水湾的东南岸上,长宽各十余米,高十余米,上置点火报警用的烟火杆。水湾附近有官地,水湾北岸长着一株三人才能合抱的大柳树,有一股粗大的树干凌空越过小水湾伸到了烽火台边,是当时驿道一景。烽火台旁,大柳树下,成为人们歇息乘凉的好场所。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二十里堡,官道边,村庄不大地处显,东北二十章丘城,西南二十到龙山,要是军情匪情急,狼烟墩上冒黑烟。”真实地描述了二十里堡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烽火台的重要作用。
驿道上商贾来往车辆碾起的尘土涂厚了烽火台的墙壁;大柳树的年轮伴着烽火台渐增;难数马兵们传递过多少信函;谁能记得起水湾的蛙鸣伴着多少轮守兵入梦……。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烽火台早就失去了作用,到解放前已成为有石壁的大土丘,有一块刻有“二十里铺”字样的大条石还横镶在石壁上。村民们在土丘上建有小屋,供护坡和打更。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已是字迹斑剥地大条石被凿上方孔安在井台上作了井桩石,土丘也在“文革”破四旧时被铲平了。
如今,烽火台的旧址上建起了砖瓦房,古驿道已无痕迹,更难觅到那大柳树的身影,只有小水湾还在见证着烽火台的那段历史。
烽火台消失了,但是烽火台的故事还会随着人们的传说传得很久很久。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苏逢顺
责任者
张维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