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神医“韩四爷”——记绣水名医韩昭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14
颗粒名称:
神医“韩四爷”——记绣水名医韩昭宣
分类号:
K826.2
页数:
4
页码:
213-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神医韩四爷、记绣水名医韩昭宣等情况。
关键词:
韩昭宣
名医
内容
远在三四十年代,风景秀丽的绣江河畔,桃花山下,有一位无人不知的神医“韩四爷”。他学得一身绝技,奔走于田野阡陌之中,救人于奄奄危急之时。他医术高明,德行超人,观其色而知其病,切其脉而断其寿,出语惊人,料事如神。四处投医均不见效者,争相投奔“四爷”来看病。他不收受别人的礼品,不吃病人家的酒饭,遇有家贫者干脆连药钱也不收,还彬彬有礼地送出家门。多少生命经他挽救得而康复。人们称他为“救命恩人”,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十分谦虚。
“韩四爷”,名韩昭宣,字在兴,号松仙。1880年,生于明水镇绣水村,1952年病故,享年72岁。其父韩祖昌,以农为业,生有九子因当时天花病流行,其中六个孩子染上天花瘫痪在床,赶快去张家庄去请当医生的舅舅,结果其舅被相公庄一病人家请去,扑了个空,再奔相公庄,等赶回家,已死了三个。韩昭宣亲眼看着自己的兄弟被病魔夺去生命,心如刀割,他不相信世上还有治不好的病,从此决心从医,为天下患者治病。
他的大哥韩昭珠、二哥韩昭成也从此学医,可惜二人均吸鸦片成瘾,为买鸦片故而收费很高,穷人看不起病,所以投医者较少。后来,两个哥哥都得了烟后痢,四十多岁就去世了。韩昭宣排行老四,所以人们称他“韩四爷”,他看到两个哥哥的死,更加努力学医,还研究出治大烟瘾的方子,可惜在“文革”中遗失。
韩四爷只上了几年学,在十六岁时就在周村当店员,白天干活,晚上关上门看医书,后被老板发觉,以“浪费灯油”为由把他开除回家。回家后,他便当了货郎,挑着货郎担子卖日用百货,晚上回来再自学医书。当了几年货郎,自觉医术已成,又怕人家说他无文化,是货郎,不会看病,于是在家教了三年书,然后行医。
说起韩四爷看病,确实十分神奇。相公庄一个扛活的推着掌柜的来找韩四爷看病。四爷给掌柜的看完病后,对推车的扛活人说:“你的病不轻,得好好看看。”扛活的说没有钱,四爷把扛活的叫到里屋说:“你在我这里拿药,写在掌柜的账上,三副药保好。”扛活的拿了三副药,果然好了病。
普集王家庄油房掌柜,喉中长了个东西,吃不下饭,到处求医,都看不出是什么病,病情危急,让人用小车推来找韩四爷。韩四爷切完脉,让病人张开口,仔细观察,开了方,拿了药,让他回去熬米汤喝,然后吃药,果然半小时后就能吃东西了,以后真的好了。韩四爷说:“他喉中长一水瘤,熬米汤喝,再吃药,把水瘤攻破,使病下行,自然就会好了。”
绣水村的韩士景,体魄健壮,很有劲,肩扛食盐一次能扛200斤,是村中有名的“壮汉”。一次,他父亲病了,和父亲来求医,给其父看完病,四爷观其面色,摇了摇头,对他父亲说:“这孩子别看身体很壮,但已病入膏肓,恐怕难治了!”其父大惊,求四爷给治疗,但四爷说:“唉!我也没办法了,阎王爷不会和人摔跤,却会勾人魂魄,这孩子大约还有40天的阳寿。”果然,此人只活了38天就死了。
还有个人姓王,在东北打铁,回家过年,年前来四爷家作客,送客时,四爷亲切地握着他的手往外走,走出大门,对王说:“你觉得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王答:“没有。”四爷说:“嗯,过了年,我劝你别再出门了(出门即离乡混事),你混了点钱,在家吃点好的,好好玩玩吧!”王不太理解四爷的话,莫非我得了不治之症,可是自我感觉良好,于是正月初八又出门打铁,结果月底就回来了。得病后,请好多医生看病,越吃药越厉害,没办法,又来求四爷。四爷说:“我也无甚妙法,只能减轻一点你的痛苦,让你少受点罪。”果然,不久就死了。
绣水村有一人,得了伤寒,危在旦夕,把韩四爷请来看病,病人吃药康复后,一进韩四爷的门就磕头致谢,四爷忙将他扶起,说:“治病救人乃我医家之本分,不必如此。”
济南旧军祥字号老板,因忌大烟而得病,请四爷去医治,康复后十分感激,买了很多东西送给四爷,四爷拒而不受,老板过意不去,特地赠送一块美国造的大西洋钟表,至今六十多年了,还走得很准。这是韩四爷收受病人的唯一的一件礼物,它代表人们一片心意,也是人们对他高尚医德和高明医术的一种无声的赞扬。
后来成为名医的康在珍,在年轻时得了中风,口眼歪斜,其父康伯宸是名医,也治不了。找到韩四爷,他用气力散加皂粉、好醋等熬好制成膏药,贴于面部,很快就好了,康伯宸对韩四爷的医德医术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韩四爷60多岁时,身体还很好,自己就想写墓志铭,修起墓碑,别人都说身体好好的,修什么墓碑,家人都不同意。他写好了碑文,让石匠来刻,石匠也认为活人修碑不吉利,不给他刻。后来,他干脆自己撰文,自己书写,自己石刻,终于把墓碑制好了。
他去世后石碑立于墓前,碑文很长,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可惜“文革”中“破四旧”,把墓碑砸碎了,故而难以将全文录下以飨读者。韩四爷之子当时还记得其中几句:
百年之前谁知我?
百年之后吾知谁?
有儿强似我,
我不置物业是如何?
有儿不如我,
我置下物业做什么?
……
全篇碑文由以上几句可窥一斑,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抒情诗。四爷不仅医术高明,还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后人读之也受益非浅。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解家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韩昭宣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