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东谷先生张茂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675
颗粒名称:
东谷先生张茂兰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105-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谷先生张茂兰、其中包括了任钜鹿、任丘知县等情况。
关键词:
张茂兰
人物
内容
张茂兰(1470—1535),字德馨,别号东谷,人称东谷先生。自幼性情淳厚,珍财惜物,对于极轻微的东西的取舍也很谨慎。明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先任巨鹿(今属河北)知县,视民如子,处事如家,为政简易,颇受百姓爱戴。因父丧回家守制三年,服满,改授任丘(今属河北)知县。正德五年(1510),刘六、刘七、齐彦名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于霸州义安(今属河北),因茂兰为官清廉,义军相诫不入任丘境。适值岁荒,官柳为饥民剪伐,乡官上告于县衙,张茂兰说:“孟子有言:‘先仁民而后爱物’,岁饥穷民无所得食。不得已折木作薪,采叶充食,以缓须臾之死,能禁止吗?”即使在这荒年累月,茂兰也不忘劝学,常用自己的官俸,购置书籍,散之于民,以使“兵荒之余,人不废业”。茂兰不畏权势,敬重文章道德,待人接物,泾渭分明,同是进士出身有清廉之声的罗玘路过任丘,茂兰因“慕其文行北面称弟子”。反之,有一御史,秽行在道,以“剿贼记功”为名至任丘,茂兰却不出迎。该御史气急败坏,大声斥责茂兰,茂兰毫不畏惧,仰面怒视曰:“公此来何为也?”御史怒曰:“奉命剿贼记功,令独不闻乎?”茂兰曰:“贼去此几何?”御史曰:“八百里。”茂兰曰:“公以记功为名,今相距八百里,脱有冒功者,何以知之?不责已去贼之远,而责令奉迎之近,诚所未喻!”御史益怒,面赤久之曰:“何物县令强项若是。”驱车而去。张茂兰不阿权贵的气节以至于此。
张茂兰先后任钜鹿、任丘知县,“两任四年,片纸不罚,一钱不取,衣为粗布,食为脱粟,妻子无随任者”,因而深得民心。后升户部主事,曾“饷军辽阳,封还羡金于官,百事尽善,一毫不染”。又曾监收临清商税,掌管九江船税,始终以廉洁自励。在九江时,一次文学家李梦阳视学江西,亲见茂兰德行,亲闻茂兰政声,不禁赞叹曰:“张君非惟操守清,气味亦清。”更有举子陈守仁者上诗称诵茂兰说:“人道公心清似水,我言水不似公心。水流万折终侵物,万折公心物不侵。”看来史称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京师盛传“天下清官张茂兰”之语,并非虚说。在户部郎署日,竟清贫到无棉衣过冬,有送与者,茂兰皆不纳,唯独接受了他一向佩服的户部员外郎、东阿人刘田(字伯耕)馈赠的一件,并说:“世惟刘伯耕衣可服耳。”因此被人们比作宋代高介有节,安贫乐道,宁肯冻死也不接受赵挺之借赠裘衣的陈师道。
正德末年,张茂兰任户部郎中,朝廷命其总理宣府(今河北宣化)粮储,因病固辞不就,被人弹劾,降职为汝宁府(今河南汝南)通判,到任不满三个月便弃官归田。嘉靖元年(1522),给事中李锡上疏举荐,下诏起用,因母丧既免。后巡抚王尧封又举荐仍不赴。久之,起用为河东(今山西)盐运司同知亦不赴。晚年筑室长白山之阴,传经授徒。经其指授者多有所成就,如袁轩冕、陈德安等均以科第成名。嘉靖乙末年(1535)十月初三,病,起坐命索陶诗、周子通书,置袖中而死,年六十五岁。张茂兰殁后,李开先曾作《东谷先生传》,述其一生行状。并在所作《六十子诗》中盛赞张茂兰曰:
廉名海内称,官况冷如冰。
出即游方士,居同蓄发僧。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韩云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茂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