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投奔八路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108
颗粒名称: 立志投奔八路军
分类号: K265
页数: 3
页码: 56-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澍立志投奔八路军、幼年家境贫寒没有土地、外敌入侵、国难当头、在我年幼的心灵中、就立志参军去打日本鬼子、参加八路军、投奔到党的怀抱,成为革命大家庭的一员。
关键词: 革命 参军 陈澍

内容

幼年,我家庭十分贫困,全家十一口人,没有土地。为生存,只好租种外村地主家的八亩地,不管收不收,年终交租约2400斤。遇到好年景,每亩能剩百多斤粮,如遇孬年景,只好欠租,欠了租,第二年还债要“驴打滚”(翻番)。兄弟四人,我排行老四,只上了四年小学,算我家的“秀才”。可到了40年至41年间,日本鬼子进了我村,枪杀村民,无恶不作。学校停办,我只好辍学。外敌入侵,国难当头,在我年幼的心灵中,就立志参军去打日本鬼子。后来八路军115师路过我村,向穷人宣传革命道理,处处爱护群众,待人和气,纪律严明,真是军民如一家,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就决心要参加这个队伍。在兵荒马乱的年头,父母坚决不让我当兵。我们当地有种说法: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捻钉。在这种情况下,我联络了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十多个同伴,在一起商量定下一条:偷偷参加八路军,严格保密,谁也不准告诉家里人,以免遭受敌人对家属的迫害。
  我们十二个同伴约定好后,在一天的深夜集体投奔八路军,来到诸城、高密、安丘三县交界处当时的淮安县找到了八路军部队。部队领导对我们这些结伙而来的青年,因摸不着底,收留我们有些犹豫。我们就诉说了家庭情况和苦处,坚决要求参加八路军。部队领导看到我们态度很坚决,又都是穷人出身,就答应了我们的要求,给我们换上了粗布灰色军装,并每人发了一支步枪,分配到淮安县保警大队,让我当班长,任务是站岗放哨,传递情报。一待半年过去了,没有一个给家里捎信的。从此,我就投奔到党的怀抱,成为革命大家庭的一员。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述了山东济南天桥文史资料选辑的第二辑、其中,本辑选编了有关史料二十二篇,奉献于众,以飨读者。编写中,承蒙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谨致谢意。由于水平所限,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恳望批评指正。

阅读

相关地名

陈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