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改变城乡卫生面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59
颗粒名称:
二、改变城乡卫生面貌
分类号:
R197.1
页数:
2
页码:
154-155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卫生面貌有了改观,改变城乡卫生面貌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改变城乡
卫生面貌
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来,山东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卫生面貌有了改观,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及各行业的卫生状况都有很大改进,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卫生工作方式。一九五二年,山东人民就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伟大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除“四害”讲卫生的群众运动。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切污泥浊水进行了大清除,初步改变了城乡卫生状况。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山东省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卫生模范单位和卫生模范人物。其中青岛市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城市,受到了国务院的奖励。
从七十年代开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是搞好管水、管粪和改造厕所、畜圈、水井、炉灶和环境的“两管五改”工作,使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狠抓卫生治本建设阶段。烟台地区从一九七六年开始,采取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紧密结合生产的办法,发动全区群众进行“两管五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地区改造厕所160万个,占总数的85%;改良水井3万多眼,建手压井10万多眼,有244个生产大队(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下同)修建了自来水,使94%的水井减少了污染;8000多个大队推广了“土包氮”或“三合一”积肥方法,对人畜粪便进行了无害化处理;7000多个大队整修了街道,进行了绿化。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在烟台地区召开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交流会议,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的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新时期的爱国卫生运动同“五讲四美三热爱”①(“五讲”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结合起来,实行全面规划,治理城乡“脏、乱、差”,促使爱国卫生运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全省各地连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治脏活动。至一九八四年,全省共出动1亿多人次,车辆121万多次,清除垃圾1785万多吨,疏通污水沟、下水道2641万多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42万多处,整修新建公共厕所54万多个,新建公共绿地574万多平方米,植树3亿多棵,使全省城乡向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前进了一大步。
开展卫生达标活动,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项重要改革,是社会卫生工作由经验管理进入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明确了各行业、各部门在社会卫生工作中所应负的责任、任务和要求。这项工作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据一九八五年对15个城市的初步统计,已有7040个单位达到卫生标准。威海市人民建设文明卫生城,年年迈新步,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受到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奖励。邹县的文明卫生村建设一直走在前头,尤其在灭蚊蝇方面,创造和总结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农村蚊蝇密度不断降低,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们的肯定。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