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成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3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成人教育
分类号: G649.2
页数: 5
页码: 98-102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为提高工农群众和干部的文化水平,全省开展了以扫盲为中心内容的工农学文化运动,成人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成人 教育

内容

一九五〇年,山东省农民90%以上、职工80%以上、干部6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为提高工农群众和干部的文化水平,全省开展了以扫盲为中心内容的工农学文化运动。当年,省成立扫盲工作委员会和职工教育委员会,举办冬学、民校、夜校、识字班及干部文化补习班,推行“速成识字班”,组织工农识字运动工作队,广泛开展扫盲运动,并开办了一批业余小学和工农速成中学。一九五五年,伴随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农村记工学习班遍地开花,培养了大批农村会计、记工员等急需人才。在职工教育中,逐步发展了比较正规的业余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干部教育由文化补习班发展成为工农速成中学和机关干部学校。到一九五七年,全省成人参加学习的达到607.67万人,比一九四九年增长16.1倍。
  一九五八年,为适应经济建设和满足工农学文化的要求,在城乡创办了一批“红专学校”、干部学校和干部业余大学。但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出现了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浮夸现象,致使不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有名无实。六十年代初,逐步进行了调整,撤销了部分名不符实的学校,整顿了教学秩序。到一九六五年,成人教育在校生为541.86万人,基本恢复到了一九五七年的水平。
  十年动乱中,成人教育几乎处于停顿状态。一九七〇年,在贯彻“七·二一”、“五·七”指示中,厂矿、企事业单位办了一些“七·二一”大学,农村办了“五·七”学校、政治夜校等。这些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学习和文化学习,其中许多学校徒有虚名,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后自行裁撤。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人教育的地位日渐提高,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得以恢复。在整顿“七·二一”大学和“五·七”学校的基础上,改建和发展了一批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和职工中专,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初、高中毕业的青年职工进行了文化技术补课。农民教育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实行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除将原有的“五·七”学校进行整顿,发展了部分农民中专和农民技术学校外,重点创办了一批县、乡、村三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干部教育重点发展了中、高等级教育。到一九八五年,全省成人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含扫盲班)共有29019所;教职工42337人,其中专任教师32812人;在校在册学员128.76万人。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和高等学校内部设置的夜大学和函授部。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各类成人高校99所,在校生85909人。一九七九年创办的广播电视大学是一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投资少、见效快、教育面广的新型大学。到一九八五年,全省设总校1所,分校16所,共有教职工2783人,其中专任教师1349人,在校生36296人。自创办到一九八五年,共有毕业生18158人。职工大学始创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33所,教职工2538人,其中专任教师1069人,在校生6858人。自建校到一九八五年,共毕业学生59135人。山东省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创始于一九五三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一九七八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并更名为山东省教育学院,主要培训中学在职教师和管理干部。一九八五年,省和市地两级共有教育学院16所,教职工1986人,其中专任教师1062人,在校学生16438人。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的文化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山东省自一九八一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内附设了干部专修科,到一九八五年共毕业学员2919人。一九八三年起又先后成立了山东省工业、农业、司法3所管理干部学院,一九八五年共有在校生1016人。函授和夜大学是附设在高校内的一种办学形式,分别始创于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函授部26个,夜大学20所,共有在校生25301人。从始创到一九八五年,两类学校共毕业学生22683人。
  成人中等学校包括职工中专、农民中专、教师进修学校、干部中专、广播电视中专、职工中学和农民中学等形式。一九八五年,全省各类成人中等学校共有3810所,在校生406860人,教职工15001人,其中专任教师9830人。职工中专创办于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五年共有学校84所,在校生20769人,教师1350人。农民中专创办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五年共有学校12所,在校生1740人,教师159人。教师进修学校始创于一九五四年,主要任务是培训在职小学教师。一九八五年共有学校113所,在校生69502人,教师1701人。干部中专创始于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共有学校23所,在校生4417人,教师282人。广播电视中专于一九八五年创办,共有67所,在校生27332人,有专职教师231人。职工中学创办于一九四九年,主要由厂矿、企业及工会系统办。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453所,在校生135300人,教师4228人。农民业余中学是一九五四年在扫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九八五年共有3058所,在校生147800人,教师1879人。
  成人初等教育包括职工小学教育、农民小学教育和扫盲教育,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发展起来的。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这类学校25110所,专任教师19336人,在校生79.49万人。新中国建立三十六年来,全省共有初等学校毕业生1938.6万余人,12至40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已下降到7.6%。
  另外,各种形式的文化技术教育和社会青年刻苦自学的热潮方兴未艾。在城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办学正在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一九八四年全省在这类学校学习的人数达5.2万人。为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促进这类学校的发展,省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五年下达了《山东省社会力量办学暂行条例》,对办学条件、审批程序、学校管理等都作了规定。县、乡、村三级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发展较快,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已有40%以上的行政村和30%以上的县、乡办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参加学习的约计300万人。为鼓励社会青年自学成才,一九八三年,山东省成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同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若干规定》。从一九八四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至一九八五年两年来共考试4次,开考10个专业,35门课程,参加考试的共有299859人次,其中121628人次获得单科结业证书。为了提高在职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一九八五年底山东省又举办了中师自学考试,报考人数达26011人。社会力量办学和自学考试的开展,激发了人们学习文化和技术的热情,对于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转变社会风气,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六年来,山东省在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十年内乱的破坏,教育的发展走了不少弯路。部分学校的办学方向还不够端正,社会上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仍然存在。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强,办学条件简陋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山东教育上的不少指标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九八五年,中共山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提出了改革和发展山东教育事业的具体规划和措施,要求全省上下扎实工作,力争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0.2562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