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管道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37
颗粒名称: 二、管道运输
分类号: F56
页数: 2
页码: 579-5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的管道运输,是从一九六五年配合开发胜利油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九七六年二月建成投产了东营-辛店输气管道,到一九八五年底,山东省共有输油、输气管道干线10条,其中在山东境内的7条,接连外省的3条,总长度为2200公里,途经本省11个地、市,初步形成了油气管道运输网络,年输油能力4000万吨,输气能力5亿立方。胜利油田生产的原油,90%的产量靠管道输出,大大减轻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压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 山东省 运输 管道运输

内容

山东的管道运输,是从一九六五年配合开发胜利油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建成投产了山东第一条东营-辛店的输油管道(外径426毫米,全长72公里),将胜利油田东营油区生产的原油直接输送到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加工。一九七三年八月建成投产了临邑-济南输油管道(外径219毫米,全长67公里),将胜利油田临邑油区生产的原油输送到济南炼油厂加工。为了适应原油外运和出口的需要,一九七四年九月建成投产了东营-黄岛输油管道(外径529毫米,全长249公里),将胜利油田东营、河口采油区生产的原油直接输往黄岛油港转运各地和供应出口。一九七五年五月,石油部组织建设的跨省输油管道——鲁宁输油管道(山东临邑至南京仪征)建成。此后省内又建成投产了东营-临邑输油管道(外径529毫米,全长189公里),与鲁-宁输油管道相联通,将胜利油田东营、河口、滨南、纯化等油区生产的原油直接输送到南京仪征码头转运。一九七七年三月建成投产了东营——辛店第二条输油管道(外径426毫米,全长73公里),专门输送孤岛油田生产的高含硫原油到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建成投产了河口-沾化输油管道(外径273毫米,全长51公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胜利油田进一步开发和出口任务迅速增长的需要,国家统一安排,在山东境内又建设起一条东营-黄岛的输油管道复线(外径719毫米,全长250公里),主要设备从国外引进,采用串联泵密闭等输送新工艺,新增输油能力2000万吨。
  另外,一九七六年二月建成投产了东营-辛店输气管道(外径426毫米,全长90公里),把胜利油田生产的天然气输送到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氨厂生产尿素。同时作为配套输气管道工程,在胜利油田内部建成投产了河口-孤岛-东营输气管道,全长75公里。
  到一九八五年底,山东省共有输油、输气管道干线10条,其中在山东境内的7条,接连外省的3条,总长度为2200公里,途经本省11个地、市,初步形成了油气管道运输网络,年输油能力4000万吨,输气能力5亿立方。胜利油田生产的原油,90%的产量靠管道输出,大大减轻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压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