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18
颗粒名称: 三、设备建设
分类号: U212.1
页数: 4
页码: 541-5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中国诞生后,山东省为了解决铁路运输能力越来越不适应运量要求的矛盾,一方面靠国家投资,抓外延基本建设,新修了十几条铁路;另一方面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依靠挖潜和引进、更新设备,提高运输能力。
关键词: 山东省 运输 铁路运输 设备建设

内容

新中国诞生后,山东省为了解决铁路运输能力越来越不适应运量要求的矛盾,一方面靠国家投资,抓外延基本建设,新修了十几条铁路;另一方面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依靠挖潜和引进、更新设备,提高运输能力。
  旧中国的铁路带有浓厚的殖民地的痕迹,机车、车辆、钢轨、道岔、通信信号等设备,都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的产品,标准不同,型号不一,五花八门,因而有“万国铁路博览会”之称。
  机车是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旧中国的机车,全部是日、英等国的各种类型的、效能低的旧机车,甚至有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制造的产品,其中功率最大的平均牵引总重仅1160吨。从五十年代开始,铁路部门逐渐换用国产的新机车;到六十年代,基本换成国产的“解放”、“人民”、“和平”、“前进”等型号的蒸汽机车。这些新机车比国外旧机车牵引力大,速度快,检修方便。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牵引力大、速度高的国产“东风1”、“东风2”、“东风3”、“东风4”型内燃机车逐步代替蒸汽机车,担负起津浦、胶济两大干线的客运及主要货运列车的牵引任务。一九八五年又引进了国外的C36-7型(即:ND5)大马力的内燃机车。牵引动力不断地更新换代,牵引能力和行车速度日益提高,使运输效率成倍地增长。到一九八五年,不仅配属机车台数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一倍多,牵引重量也大幅度增加。
  一九八五年总走行公里达6021万公里,是一九四九年总走行公里的8.3倍。
  车辆是铁路运输的直接运载工具。新中国建立初期,铁路的运输工具是设备陈旧、吨位很小的杂型车辆,绝大多数客车是木皮的。经过三十多年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车辆的数量、种类和技术状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九八五年与一九五〇年相比,济南铁路局配属的客车已由386辆增加到1233辆,增长2.2倍;客车构造速度从每小时不足7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提高1.3倍;日均货车保有量由5098辆增到18834辆,增长2.7倍;货车单车载重由30吨增加到50-60吨,最大载重量到90吨。到一九八一年,木皮客车已全部由新型的钢皮客车所代替,种类发展到软卧车、软座车、硬卧车、硬座车、餐车、行李车、邮政车等。客、货车辆技术状态的显著变化,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增加了运输效益。
  俗称铁路运输“耳目”和“神经”的电务设备有了很大进步。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通信信号设备非常落后,而且残缺不全。其中,干线使用的信号设备是联锁箱联锁和电气路牌闭塞机;通信电线路全部是架空明线,除济南、青岛安装了自动交换机(总装机容量只有1600门)外,其余沿线各站全部采用磁石电话机,长途通信全部使用人工交换。经过对通信信号设备的技术改造,到六十年代末,90%以上的信号联锁设备改造为电锁器联锁,闭塞设备基本上改造为半自动闭塞,干线的通信电线路全部更换为水泥电杆,自动总机装机容量发展到3300门,沿线各站专用电话全部更换为双音频选叫方式。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为了适应运能的需要,加快了通信信号技术设备的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改造的进程,使电务设备跨入了更新换代的新时期。其中电气集中、半自动化和机械化驼峰,自动闭塞、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调度监督、道口自动信号等新技术、新设备被广泛应用。通信设备中的小同轴干线长途电缆、300路载波、全局长途自动电话汇接系统、无线列车调度电话、区段自动电话等,已在津浦全线和胶济线大面积采用。自动电话网也大量增加,并开辟了长途自动电话网点。一九八五年自动总机装机容量已达14655门,使山东省的铁路通信信号设备达到或超过全国铁路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津浦双线全线装设自动闭塞设备后,全部车站实现了电气集中自动闭塞、电动道岔、控制台操纵,极大地提高了列车运行速度和密度。
  铁路的线路是运输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行车设备。线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行车速度、运载量和行车安全。在旧中国,山东铁路线上的钢轨,都是国外产的杂型轻轨,正线钢轨每米都在43公斤以下;线路使用轨枕全部为木枕;桥涵设备大部分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钢梁锈蚀严重;道岔是小号码的,道床薄,路基窄,病害多,使列车行驶的速度受到限制。工务部门养护维修线路一直沿用洋镐、耙子等落后的手工作业工具,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养护的线路质量差。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不仅使线路质量提高,工人也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逐步解脱出来。多年来通过不断地革新、改造,引进各种新设备,使养路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改变了工务部门落后的生产面貌。线路设备也在发展中逐渐更新换代。一九五七年,全省铁路正线上使用的钢轨重量,平均每米达到40.5公斤;到一九八五年,有98%的线路更换成重量加大的钢轨,1065公里的线路换成焊接的无缝长钢轨,2637公里线路更换成混凝土轨枕(约占全部线路的86%),原有的杂型道岔已全部更换成国产标准道岔。线路质量提高以后,行车平稳速度高,津浦线最高时速可允许120公里,运输效率大幅度提高。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加速设备更新换代,是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的一项重大措施。三十多年来,山东铁路部门除了引进液压、激光、红外线、雷达、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新设备外,广大铁路职工紧紧围绕提高运输效率这个中心,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济南铁路局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八五年的统计,科研和革新项目有4000多项,其中较重大和优秀的有210项,经有关部门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60项。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山东铁路系统有4项科研成果受到奖励,有14项科技成果受到山东省科技大会的奖励。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