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03388 |
颗粒名称: | 第四节 地区农村经济 |
分类号: | F061.5 |
页数: | 21 |
页码: | 432-452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各地区农村经济。鲁西北四区的巨大变化,棉花、粮食生产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胶东半岛,三面环海,气候温和,雨量较多,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都比较发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干部群众从实际出发,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农村经济逐步向“贸工农”型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胶东半岛农村出现了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新气象。沂蒙山区是全国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为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沂蒙山区农业生产本来就极端落后,又遭受过敌人多次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凋落不堪,广大农民过着极为悲惨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后,沂蒙山区人民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沂蒙山区的农业生产才有了较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四湖地区改善了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
关键词: | 山东省 农业经济 地区农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