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381
颗粒名称: 七、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分类号: D420
页数: 3
页码: 408-4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中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新中国成立以前,山东广大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业经济 农民生活水平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前,山东广大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一九五二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0.22元,一九五六年增加到78.84元,初步改变了农村极端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是,后来由于农业遭受三年“大跃进”和十年动乱的破坏,农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收入长期没有增加。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八年的二十二年中,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25.72元,平均每年仅增加1.17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一)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一九八五年农民人均收入418.89元,比一九七八年的104.56元增长3倍多,平均每年增加44.9元。随着收入的增多,农民储蓄逐年增加。一九八五年底,全省农民储蓄余额达到79.76亿元,比一九七八年的7.8亿元增长9.2倍。
  (二)农民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一九八五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321.98元,比一九七八年的83.23元增加238.75元,增长2.87倍。主要消费品有了较大的增长。一九八五年与一九七八年相比,农民食品细粮比重由35%增加到70%以上,食油增加1.85倍,肉类增加1.14倍,蛋类增加3.17倍,化纤布增加9倍多。另外,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钟表等耐用消费品有了大量增加;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风扇等高档用品已进入农民家庭。(见表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居住条件已有较大改善。全省农民人均使用房屋面积,已由一九七八年的9.81平方米,提高到一九八五年的16.19平方米。
  (三)农村社会福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为了保障农村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县和乡镇普遍增加了卫生医疗设施,许多村庄还建立了卫生室,配备了卫生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普遍建立了影剧院,并有电影放映队,到农村巡回放映。有些较大的村庄和比较富裕的村庄都设有文娱室,放映电影、电视等,丰富了农民的文娱生活。
  (四)部分农民逐渐富裕起来。
  全省除少量农户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外,广大农民逐渐富裕起来。据省统计局调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以下的困难户占农村总户数的比重,由一九八〇年的20%下降到一九八五年的8%;300元以上的农户由一九八〇年的13%上升到一九八五年的75%以上,其中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26.7%;千元以上的农户达到1.8%。胶东半岛和其他地、市的富裕农户,衣、食、住、行开始讲究起来。例如,青岛、烟台部分村庄住房标准较高,设计合理,一般有卧室、会客室、储藏间、厨房、洗澡间。室内摆设有沙发、电视机、录音机、大立橱等,院内比较清洁卫生。联邦德国电视台记者达姆布曼先生到荣成县南车村和文登县林村采访时,看到农民新居宽敞大方,院内养着花卉、鸡、兔,种着蔬菜,并有自来水或手压井,称赞说:“农民家庭这样好,收入这样高,不愁吃,不愁穿,太幸福了!”他采访以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有四好: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好,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好,三是政策路线好,四是人民群众思想好。”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