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混乱的社会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310
颗粒名称: 三、混乱的社会状况
分类号: K992.252
页数: 2
页码: 242-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十年动乱时期的山东,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山东省 十年动乱时期 社会状况

内容

这期间,教育工作继续遭受破坏。中小学校虽然从一九七〇年开始有所发展,但是教育秩序仍很混乱。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工、学农的生产劳动上,学文化被视为“智育第一”的修正主义路线。高等学校在一九七〇年战备疏散期间,在到农村办学、到社会实践中办学的片面观点影响下,又一次大搬家、大拆迁。如山东大学一分为三,理科改名为山东科技大学;文科迁往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合并,是为新山东大学;原来的生物系并入山东农学院,迁往泰安办学。一九七二年十月,周恩来曾提出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学习成绩优秀的中学生可以直接升入大学,要对文化课进行必要的考察和考试。山东省刚刚贯彻,但是很快就作为“右倾回潮”被压了下去。
  同一时期,大批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下放农村,接受改造。人们在舞台上、银幕上偶尔所能看到的仅是几个“样板戏”。为了宣传普及“样板戏”,搞“文艺革命”,江青还命令全国的工厂、农村把一大批青壮年劳力抽出来,组织脱产的“文艺宣传队”。山东也因此造成了工厂大量的生产减员,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一打三反”运动(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从一九七〇年初大张旗鼓地进行。虽然也清理出一些经济问题和查有实据的反革命分子,但是一些正常的民间商品贩运、工程承包甚至小商小贩,也作为“投机倒把”被打击;特别是对反对林彪、江青等的一些人,也作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给予了严厉制裁。从一九七一年三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的清查“五·一六”分子的运动,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后果。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