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国产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010
颗粒名称: 积极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国产化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3
页码: 111-1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无线电三厂组织力量研究措施,加速原材料的国产化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 企业 无线电三厂

内容

1986年4月,日本松下公司“FBT”生产线投产不到半年,一个非常严重的危机出现了,生产线因无米下锅“断炊”。彩电用回扫变压器所需原材料、原器件达41种,生产线投产后,一直依赖于日本进口,用职工的话说:“这是外国人的机器,吃外国人的粮食。”国家外汇短缺,依靠外国人过日子的后果应验了。
  生产线停产后,职工们议论纷纷。“这样下去,巨额贷款何年何月才能还清”。针对这种情况,厂领导及时召开了全厂职工大会,稳定思想情绪,组织力量研究措施,加速原材料的国产化。这是科学技术上一个很大的飞跃,必须有过硬的科技人才,技术资料,必须使国产化材料达到进口材料的质量水平。这其中每一个环节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厂里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国产化领导小组,这个小组是德州无线电三厂的科技群星。
  当时,全国生产彩电用回扫变压器原材料、原器件的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很多,其质量、性能、规格不尽相同,需要严格鉴定。科技人员开始了几千里地的长途跋涉,从南方到北方,由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不停地对比、分析筛选。在那些日子里,星期天、节假日,已在他们的日历上钩掉了。根据从各地掌握的情况,他们首先从整理资料入手,又频繁地与外商接触,取得样品样本。他们先后与北京化工研究所、天津609厂等40多个单位建立了密切协作关系,同时广泛与同行业兄弟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到1988年底,他们已试用了36种原材料和原器件,占材料成本的91.2%,国产化程度达到了85.3%,为国家节约外汇265万美元。
  国产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他们在抓好硬件消化吸收的同时,注重各种软件的开发与创新。引进生产线,当时只能生产松下型M11系列BSC22—N01、BSC23—N01两种产品。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完善工艺条件,优化工艺方法,自行研制开发出了三大系列近40种产品。全国联合优化设计产品BSC—C61A/B,首先在该厂研制成功,并且通过了部级设计、生产定型,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逐步实现了从原材料、原器件到生产工艺、产品设计制造的国产化。目前,国产化程度已达到96%以上,国内青岛、熊猫、长虹、牡丹等名牌彩电都用该厂生产的回扫变压器,创了部优、国优,夺得了金银牌。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本书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的德州文史第十辑,主要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本地区的一些动人故事和事件;“人物春秋”,反映了本地解放前较有名气、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的事迹;“天涯儿女”,收录了本地远在外境他乡的儿女们的可歌可赞的业绩;“大潮浪花”,透射的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领域发生的急剧变化的缩影;“文史资料”,奉献出的是日伪及国民党旧政权时期的一些珍贵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桂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