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垄断及结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06
颗粒名称: 金融之垄断及结局
分类号: F832
页数: 2
页码: 104-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20年-1945年德州银行业金融之垄断及结局的情况。
关键词: 德州 银行业 金融垄断

内容

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财政总署筹设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于华北沦陷区域之各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德县未设)。各地银行均受其严格管制,所有各银行的业务状况,均按旬、按月填报详表,报送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各银行经收之各种存款,都以存款准备金名义,按照存款总额规定成数20%提存联银券充当准备。尽管如此,银行哪有如实填报之理。若是有存款十万元,只不过报四五万元,一点不报是不行的。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在民国27年(1938)4月8日,在济南经二路纬二路设分支机构。经理黄恂伯,除经营兑换业务外,并兼做商业银行之存款、放款、汇兑业务。从民国30年(1941)12月1日起,恢复中央银行性质,完全站在领导和监督之地位。同时规定各家银行每年三期呈报月(三、六、九)终营业概况资产负债表、盈亏表。
  直到民国31年(1942),银行才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划一会计科目,统一新式簿记。经常的业务实况,均按旬、按月、按期列具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报请伪“联银”审核,并以伪“联银”施以查帐制度。
  民国25年(1936),中国银行德县办事处奉济南之命撤回(济南)。俟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鲁兴银行,朝鲜银行均各自结束回济。同年9月何思源进入济南后,国民党开始接受,并布告“法币”与伪“联银券”之比率为1∶10。后财政部于10月22日明令公布比率为1∶5,并规定在民国35年(1946)1月开始收尾,直延至6月底才进行。
  鲁兴银行于民国34年(1945)12月,由国民党政府何思源负责接收清理,改称为山东省银行。中国银行由后方之总行派员自行清理,继而营业,并负责接收日本银行。而中央银行接收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及朝鲜银行。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本书收德州教案、我所知道的德州绿营兵、日军投降前后德州的日、伪、顽、杂军队记述、宋达民其人、忆我在德州的一段经历、德州解放前夕一家三易其名的报社、记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在德州、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德州古瓷窑考、解放前德州儿歌选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赵一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