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龙山车站小谈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849
颗粒名称:
龙山车站小谈判
分类号:
D432.852
页数:
8
页码:
97-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九四六年元月十日,国共两党停战谈判达成协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发出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
关键词:
历史事件
国共谈判
中国
内容
一九四六年元月十日,国共两党停战谈判达成协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发出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这时在山东战场上,双方暂时停止了武装冲突,中断了的胶济铁路也通了车。在此之前的胶济线早被截成数段,两端的情况是,敌人仅仅控制着由济南至龙山(平陵城)车站的一段;而由枣园至青岛附近的一大段,却被我们控制着。当时,我在济南市临时人民政府公安局工作,常常在枣园、孙村一带活动。
龙山一带的人民群众,经历长期的兵荒马乱,受尽了战乱之苦,他们多么想过几天安稳日子,现在一听到停战消息,真是喜出望外。可
是,好事多磨,龙山蒋军士兵,还是不断外出骚扰。他们派出小股部队,窜到附近村庄抢掠。他们到龙山集上耍酒疯,调戏妇女,欺压群众。为此,群众纷纷向我孙村人民政府诉苦、告状,并且提出要求说:“上边正在谈判,下边不会也同他们谈谈判吗?”
孙村区委采纳了群众的意见,决定同驻守在龙山车站的蒋军谈判,并研究了谈判的内容和条件。但是,派谁去执行这项特殊任务,却进行了多次研究。有的人提议,这龙山车站,从历史上就属于济南市管辖,艾华同志(我当时化名)正巧在这里,他是济南市临时人民政府公安局的,派他去最为合适。
我考虑,这项任务虽然有一定危险性,但是为了群众的利益,也算分内之事,感到义不容辞,就爽快接受下来。但是,对于同敌人谈判,从来没干过。从历史上看,交战双方谈判,为了各自的利益,讨价还价,各持已见,一旦谈崩,刀枪相见,这是常事,现在也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
谈判是双方的事,还得取得对方同意。为此,我们选择了一位既倾向我们,又与敌人有关系的人物,从中联系。此人姓李,名延海,是距龙山车站不到一里的抬头河人。通过他的往返联系,对方同意谈判,定下了地点和时间。
出发前,我作好了两件事:一是和仇长茂同志(孙村区中队长),研究了区中队武装接应问题;二是选择了个同伴。此人姓刘名振保,三十余岁,西采石人,过去曾在顽军部队里当过传令兵,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参加革命工作后思想倾向进步,靠拢我人民政府。他为人胆大心细,枪法也准,有他保镖,令人放心壮胆。当时,我有两只短枪:一只德国造的二十响,只有五粒子弹,给刘振保使用;一只狗头撸子,三粒子弹,
还有一粒哑火,我用着。这就是我们两个的武器装备。
在一个风和日暖的下午,我俩起程。日头偏西,赶到车站。站内外上下车的旅客,络绎不绝。站内岗哨林立,戒备严密。
蒋军中队长姓王,年约四十多岁。他在他的中队部接待了我们。那是两间不大的北屋,正面摆着一套方桌椅子;西面只有一个洗脸盆架;东面靠南窗有一张双人床,床上横躺着一位军官,军大衣盖着半身,面朝里蜷着腿象已入睡。床上边的墙上挂着一只步枪,一袋子弹、一袋手榴弹;南窗台上放着一部手摇电话机,门后一个方凳。进屋后,中队长将我让在上首座位上,他在下首相陪,刘振保主动坐在门后的方凳上。
中队长指着床上说:“那位是郭店车站的小队长,昨夜因公一夜未睡,今日又忙活一上午,他撑不了,睡了。”这不由得引起我的警觉,又只见一个小勤务兵,身背一只带木套的匣子枪,出出进进,提水沏茶,一有闲空,就机警地站在门外的西墙角上。
我心中暗思,他们安排这个阵容,是准备一旦谈崩,中队长发出暗号,小勤务兵抽出枪,一招手就可能将刘振保和我撂倒,而床上的小队长,闻声抽枪相助。可是,他们哪里想到刘振保坐的位置实在好,一旦谈崩,我发出讯号,他身子不动,一扣扳机,就能把小勤务兵撂倒,然后我俩都有足够的时间对付床上的小队长和我对面的中队长。只要听到王中队长接应的枪声一响,我们可以借用四个手榴弹的威力突围,只要越过门前的开阔地和铁路,是能够脱险的。我正在思考这些事,那个王队长非常客气地说:
“兄弟从小没念过书,是个大老粗,不会说话,有失言的地方,请别介意,多加担待。”
我急于书归正传,就向他说:
“王中队长,李延海先生大概把我来意都讲过了吧!”
他回答说:“讲过了!我王某从小出来当兵,只求混碗饭吃,给上级当差,身不由己,难免做出有对不起贵党贵军的事,……”
“不,这不是我们两党两军的事,那些大事我们谈不着,上边不是正在谈着吗?我这次来是为了有关地方治安的一些小事。”
他好象满诚恳地说:“艾先生有什么高见,你就直说吧!”
“不是我有什么高见,而是群众到人民政府告了你们。”接着我把群众告诉的问题,有地点、时间,并且点着他部下的名字,列举了一些事实。我一面谈着,一面注意着中队长的反应。只见他一声不吭地听我讲下去,脸色一阵阵地发红。我讲完后,准备着他发火、进行反驳,不料,恰恰相反,他倒是表示惭愧地说:
“我王某无才,对部下管束不严,还请贵政府见谅,代请各位父老多多包涵,回头我一定追究。”
“过去做的事,既往不咎。对于今后,我们提出了两项六条意见。第一,你们可以到附近村里催粮要粮,但一是不准强迫命令;二是不准无故欺压打骂群众;三是不准抢掠群众财物。第二,你们可以赶龙山集,但是一不准携带武器;二不准敲诈勒索;三不准调戏妇女。至于安全问题,由我们负责保护。
中队长听着,频频点头,听完后面带笑容,满口答应,并说:“好!共产党处处为民着想,早有耳闻,今日一谈,名不虚传。今后兄弟对部下一定严加管教,过去的事,自当杜绝,遵从你们所讲的条件。”
“很好!王中队长态度诚恳,令人钦佩。希望在国共两党谈判期间,共同把社会秩序维护好。”
“一定,一定。兄弟为了餬口,在此当差,实在不易,望人民政府多多扶持,日后自当图报。”
“请不要客气,王中队长的意思,我一定向孙村区人民政府传达。”
谈到这里,我们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便告辞而去。这次谈判出人意料的顺利,这位中队长竟如此百依百顺,真是一位比较识时务的,要不是我自己亲身经历,令人很难相信。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六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铁道游击队战斗生活片段”、“大和惨案纪实”、“山东抗日自卫团博山第一团的诞生”等12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盛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