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游欧杂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706
颗粒名称:
游欧杂志
分类号:
K928.9
页数:
10
页码:
244-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出游欧经历之事项,见闻之大概,按时记录于下,以示不忘云尔。
关键词:
游记
欧杂志
内容
序
余尝披览地图,以见世界之大,万国之众,水陆山原之异势,飞潜动植之殊态,以及人民风化,土地气候,莫不千差万别。若仅拘于一区,则眼帘障蔽,身外之事,一无所睹。虽朝夕讲诵地理,而授者听者,皆恍惚无证。反求诸己,亦多有未之敢信者。兴念及此,遂慨然有环游之志,而困于资斧,志未迨也。丁▌(民国6年,公元1917年)岁,余承乏大广尧庄国民学校教席。时欧战方丞,我国亦列入联盟,英人与政府订约,募华工以助战。人民陆续应募者,已数万余众。余奋然曰:“今日之举,既能增军事之新学识,又得偿游历之夙愿。时哉弗可失矣!”遂于10月假节,告辞东君,投笔应募。兹将往返时曰路程,及经历之事项,见闻之大概,按时记录于下,以示不忘云尔。
民国6年(1917年)9月30日,自校旋里,次日为10月朔,躬奉时馐,致祭先茔。再拜先父墓前,告以赴欧之事。
2日置酒堂前,招饮胞弟及诸叔兄弟等,告以游历之举。诸兄皆曰:“欧战方剧,危险万分。汝兄弟异居,堂上有七旬之母,应门无五尺之童,一切家务,照顾伊谁?”余曰:“否,否,母氏虽老,犹幸异常康健,吾弟居家,亦可代尽孝养。3载之期,转瞬即至。些须家事,有诸兄在,谅无差虞。余志已决,请与兄痛饮一次,以俟后会可也。”渠辈知吾志坚,遂不复拒,各开怀畅饮,至晚而罢。
3日早起,拜别母亲,以家事付托内人,整装起行。内人曰:“君志已决,妾碍难挽留,然3年归期,宁可必乎?”余笑曰:“英人信义素著,3年送还,载在招募条约,虽一日不能迟延。卿宜善事阿母,谨理家务;客况之措置,夫自斟酌处理,勿劳我妻过虑也。”早饭毕,同侣有族叔祥桂,族侄传绪、传礼、传兴等,来邀余偕行,遂相与携装北上。晚6时,至益都东谭家坊车站而止宿焉。
4日早10时,同至英国招工分局报名。英人检阅一次,咸蒙许可。即将姓氏籍贯,注于簿册。同日报名者尚百余人,晚饭后,皆留宿局中。
5日早6时,自谭家坊登车,迤逦东南行,至下午2时,已达即墨之沧口。车中玻窗轩敞,东望崂山,玲珑秀丽,绵亘万里;南瞰沧海,洞明镜清,舳舻相接,诚大观也。与同侣下车,至招募总局。复验讫,各易戎服,寄居第11号房。一院之中,伙友不下千余人,同食同宿,真热闹哉。
9日上午8时,正欲排队演操,闻有自谭家坊来应募者。就问之,适见族兄维坤、服侄传诰、堂侄传福偕至。迨渠验毕,余亦散队。聚首谈心,备形亲切,因询家况,对述明晰。心中悬念顿释,透彻异常,亦良遇哉。
2日,同胞七营,共3430人,起程赴欧。上午7点钟,由沧口登车,沿海而南。转瞬间见山麓之下,筑有高埠,房舍连亘,皆属新式,铁路中通,三面俱为港湾,乃堡岛也(在青岛西北2里许)。甫下车,见轮船一艘,泊于岛右,遂整队鱼贯而上。既入舱,则行装用具,已分列床上。方检点整理,忽闻机声轧轧。友人曰:“舟启碇矣。”于是登甲板,凭栏四望。见碧浪连天,波涛汹涌,纵一叶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而掀波劈浪,稳如盘石。余以叹西人格致之功,诚所谓“精义入神”者欤,是为志。
是曰也,下午1时,由堡岛东南行。及次日下午5时,晚饭毕,凭栏远眺,见东北一带,山势迤逦,约数10里。舟子告余曰:“此朝鲜西南界也。翌日即至日本矣。”
24日复南行,至上午8时折而东,泊于日之长崎口。是地三面环山,西连大海,山上林木青葱,蔬菜湛然。屋宇环列,自山根直达其巅。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晚间电灯齐燃,朗若曙星,高低灿烂,不辨西东。登楼纵目,几疑仙境在即矣。
是日下午7时,由长崎启碇东行。至次日下午4时,忽见远山杳冥,帆船往来。翻译遥指曰:“此日本横滨也,过此则为太平洋矣。”
26日,出日本而东,行凡旬有余日,惟见碧浪滔天,弥望无际。岛屿不见,飞鸟绝迹,彤云密布,朔风砭肌,直令人惕然而惊,亦惨然而凄。惟伏处舱中,欹枕长卧而已。
11月12日,晨起登船头东望,风平浪静,水光如镜。一轮红日,涌出海面,云霞掩映,幻奇丽于无穷。较之登泰岱,东观日出,更为亲炙矣!未几,远山趋跄而来迎,群鸟翱翔以欢呼,佥知距岸匪遥。至夜半,果抵北美洲加拿大海岸而泊焉。
13日舍舟登陆,至一处,地名温哥华,为加拿大西南隅之一大岛也。是地四面环海,突起峡屿,山势崎岖,林木丛杂。人烟寥落,不成村里,惟依海滨山麓,架板屋而居焉。宅隅隙地,辟为田园,其中麦苗初出,残果犹存。气候恰似晚秋,但淫雨连绵,罕见天日,盖其地势使然欤?
28日早10时,由温哥华岛登舟,下午3时启碇东行,约4小时余,即至温哥华海关,停泊半宿。次日早2时,舍舟登车,沿加拿大铁路东上。初惟高山峻谷,沿溪穴嶂而进,逾威尼比克而东,则平原万里,白雪尺许而无垠。市埠甚稀,而楼房极其壮丽。行凡旬日,不见城邑,居民在车站附近,三两家或五六家簇聚而已。以视吾国之闾阎扑地,鸡犬相闻者,奚啻天壤。昔年华盛顿独立美国,弃此地犹敝屣,良有以也。
12月7日,至大西洋西岸哈勒法克斯海口,下车复登汽船。9日过午,开船东行,9艘并列而进,华工2艘,间有货船,余惟兵舰护送。此虽英人防御之严,而同事诸人,未尝无戒心焉。余喟然曰:“大义所趋,死生一之,又何惧乎!今日之役,惟因德国肆虎狼之威,陵夷西土,致于全球集怒,共兴问罪之师。吾国既入协约,自当军助战而民助力。吾等受政府承允,于役西土,不须破斧缺斫,亦自有名有利。既无所悔,夫复何惧,鞠躬尽瘁,3年有日。至于成败利钝,岂吾蚩蚩者所能逆睹?”
18日晚7时,至英格兰利物浦口岸下船。即乘汽车东南行,逾伦敦城,至英吉利海峡西北岸,夜半下车,次于行营。翌日平明,步行10余里,前至口岸。路见青松苍翠,红梅鲜妍,景物气候,与中国无殊。遂驾小明轮快船东渡,约两时许,即抵法国沙省西界。复舍舟登车,晚6时,开车东南行,至夜分,乃抵驻法华工队总分发处奴埃地。得与族弟汝驻相会,各诉离情,相对嘘唏。热情未已,离愁复续。不数日,复大队拨往加莱省西北鄙在勒艮木工厂。乃登车东北行,约200里许,始达其地而结营焉。时12月23日也。
24日,本队长复分派我第一连华工120余人,往报白工厂,开始做工。该地系加莱西北部之大镇,在在勒艮木东北10余里。其东南偏方修支路,加预备战线之基。故分派本连于此,以运输木料也。
民国7年(1918年2月2日,报白工程告竣,乃复还在勒艮木旧营。
呜呼!日营工作,筋疲力困;夜避飞炸,心惊胆裂;回望故国,关山万里;前计归期,迢迢3载,其苦况不忍言。吾人旅此,如押虎瓶鱼,即插翅亦难飞。虽日夜忧虑,亦将奈何?惟苦处寻乐,随遇自安,以保我微躯。至于吉凶祸福,概诿夫天命而已。
6月23日,工厂工作闲暇。下午分工,余与联璋冯世侄(砚兄聿岫之少子,与余同隶一营),共垒道木(修铁路所用枕木)10数块。须臾事竣,相与仰卧木垛之上。偶得一联云:“斯离坝上斯离铺(英语谓道木为斯离坝,安眠为斯离铺),倩联璋对之。适英团长乘马至工厂,查视工人勤惰。余2人忙起效劳。联璋应机对曰:“好尔斯休好尔题”(英语谓马为好尔斯,止步停立为好尔题)。盖恐其久驻,有妨我2人安眠故也。即景生情,遂感而应,其心机灵敏,可概见矣。
7月28日,由在勒艮木移于敖锥(在勒艮木西北30余里),做工20余日。至8月22日,复移于笼汪省(在加莱省西南)西北鄙之子弹工厂。
英募华工做工于法国之理由
法国北连北海,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为邻。东北隔比利时与德国之西境相接。德人既吞比国,复进据法国东北诸省。英人不能不为唇亡齿寒之虞,故兴倾国之师,以助法御德。凡子弹粮草,及一切战具,皆输自英国。招我华人,助彼运输,故驻法华工,多分扎于法国北鄙焉。
华工分驻区处之大概
勒哈弗为沙省(在法国西北鄙)滨海口岸,东南通巴黎,西接英吉利海峡(赛纳河自巴黎西北流,由勒哈弗入海),街市延袤,商业繁盛。笼汪在勒哈弗南200余里,亦滨江商埠。白龙在勒哈弗北100余里,亦滨海港湾。奴埃在白龙东200余里,为华工分发总处。哈里在加莱省北鄙,为法国滨海商埠。登客在哈里东北100余里,亦滨海口岸。敖锥、报白、在勒艮木均为加莱内地,介于哈里、登客之间。三道门在报白南20余里,亦加莱市埠,为战线西界。又东南100里有一大镇,地名哈木提意日斯,为北省东北边境,适当战线之冲。又东北则为比利时境,欧战以来,辟为战场。4年之间,得失数次,城镇村市,尽成丘墟,良可概也。
该处之气候风土物产
以上所陈诸地,皆属法国北部,北连北海,西北接英吉利海峡,西靠大西洋。故其气候,纯系海洋性,冬无祁寒,夏无酷暑,阴雨倍于晴明。谷类之中,惟殖来牟、元麦、豌豆、蚕豆等。麦种于季冬,而熟于孟秋,岁获一季。此外多种植糖萝卜。园蔬以蔓菁、地蛋、白菜、葱、芹为大宗。果实以苹果、葡萄、栗子为最多。其余各种瓜果蔬菜亦间有之。惜阴气盛而阳和鲜,总不如我国土产之甘且美也。地势多平原,并无峻山巨川,惟土岭绵亘,森林丛杂。人民居处,因职业而异其地,士子萃处学校,工商罗列街市。至于农民,则各因耕种之便,星布原野。田园牧场,环宅四周,田畔浚溪,以备水涝,背山临溪,作彼攸宇,各自为家,不成村里。柴门棘垣,不设墙户,板桥曲通,石砌幽静,既便耕作,又合卫生,良足美欤。
余初来法国,即分派加莱省西北部诸工厂。去战线尚百余里,故未冒子弹之险,亦未遭颠沛之苦。惟夜间敌国飞机,潜入内地,抛掷炸弹,以毁战线后路之营盘、粮草厂、子药局。凡晴明之日,无夕不至。英人常备机械,射电光飞空四烛,迹其所至,发快炮击之。或驾飞机,拨机关枪敌之。弹壳如雨,为害最烈。故各营之中,皆备地穴或沙屋以避之。如炸弹掷下,离四五十步,或能无恙。一夜之间,常奔避数次。故在该地驻七八月,未尝解衣而寝。自移笼汪以来,去战线愈远,飞机亦不易及,始得安枕而卧。
因于晚间灯下,将法国风土情形,为耳目所接触者,略记梗概,以备参考云。
10月8日上午11时,正在工厂做工,忽闻各处舟车、工厂及机器局,皆发动汽笛,呜呜而鸣。英人亦鼓掌欢跃。未几,法国童叟妇女,排列队伍,执旗鸣鼓,游行街市。观其貌若极为欢快者。余等初不知为何事。散工而归,适舒先生(江苏人,留学美国,时任照料华工青年会干事员)在营,集间之,渠曰:“德国败绩,停战请和,联军得胜,不久凯旋。故各国人民,悬旗张彩,以相庆贺耳。异日和议告成,汝等即全体旋归,不俟3年满期矣。”众闻其言,不觉恐怀驰然,愁思涣然,乡心油然矣。
民国8年2月23日,由笼汪移于乜哎铺,收拾战场内遗弃军械。该地系比国西南边境,与法之哈木题意日斯紧相接连,北四五十里即八比伦齿。是处离海稍远,雨水颇稀,天气较寒,3月犹冰。节逾谷雨,树木始萌,至4月尚不成荫,不及晚秋,即黄而陨矣。惟丰草嫩绿,三冬犹芳,韶华烂灿,孟夏始荣,固不殊乎法地。民风物产,亦仿佛法土,在它年固亦繁华之区也。自经战乱之后,诚有不堪言者。屋无完壁,木无完枝;弹穴渊布,瓦砾山差,尸横遍野,阴风凄凄;铁网纤绊,战壕逶迤;荒草没顶,焉有黍离;流离死绝,民少孑遗;停战半载,尚无栖迟;老叟悲叹,稚妇涕洏,我等眷言顾之,亦潸然出涕矣。因忆唐彦廉诗云:“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亦曰:“此物此志耳。”
6月13日,由乜哎铺南移20里,营于法国列黎城之西北,与加莱城东西相望,亦北省重镇。驻20日,至7月4日,复移比国伊普斯地。该地在巴比伦东南20余里,适比、法、英、美与德军鏖战之冲,蹂躏破坏,尤为特甚。自停战以来,各国派队收埋阵亡兵士,直至于今,荒野间犹白骨累累。人谓自古兵争,未有如欧战之惨者,诚然欤。
停战以后,燕子因楼榭颓坏,不可以居,故寻得战壕内所遗铁屋,以营巢生儿。
8月10日,北移于巴比伦。驻17日,复还伊普斯,营于北郊。是时华工返国者,已4万余众。余因来欧较后,不得与彼辈偕行。乡念如焚,又值重阳在即,益觉无聊,遂口占一绝以写怀。
中秋始度又重阳,亲舍云根忆故乡。
预料归期綦不远,但逢佳节倍凄凉。
9月22日,分发总局华工督办,电召本队回奴埃,预备归国。队长宣布命令,阖队欢欣异常,白叟拍掌而相庆,黄童舞蹈以欢呼,歌声笑语,彻夜不休。于以见乡思之殷,人人有同情也。
23日5时早起,整理行装。6时,晨餐毕,整队起行,至伊普斯车站。乘二等客车,7时发轫,西南行百余里,而抵法境。复易法国火车,晚2时,开轮西北行,折而南,8时至奴埃总局。明日,督办费公,宣布政府命令,再三申谢华人助战之功。且谓今战事已毕,诸君得早日凯旋。特于月薪外,各加6月饷银,以示褒奖。
10月3日,归国事务,办理妥协。晚9时,登车西南行,至翌日早8时,抵勒哈弗尔口岸。因船只未凑,遂次于行营以俟之。
13日,英舰坎饶练(船名),于勒哈弗尔海口停泊。早12时,华工4000人,一同登舟,晚6时,启碇西南行,出英吉利海峡而入大西洋。把舵西进,历8昼夜,至21日晚10时,乃抵加拿大东境哈勒法克斯海口停泊,翌晨,划舟就岸。晚4时下船,即登汽车,7时复发轫而西,方华工之登岸也,加拿大总督派委欢迎,使士子赠以香烟,妇女授以苹果,再三致意,极其热诚。于以见英人之感激华工,良非浅鲜也。
11月1日晚8时,至加拿大西鄙温哥华海口。该地系太平洋沿岸之一大商埠,与美国旧金山南北相望,市场繁盛,商旅云集。华商侨寓者,颇不乏人。惟多系南方人士,与我语言不同,相见但以意通殷勤而已。翌日早9时下车,即登汽船。11时,发机西南行。晚4时,至温哥华岛之东南隅。就岸下船,复次于来时旧营。
29日晚,团长传令,言顷接无线电报,英邮船明日即至,诸公可预备登程。次日早8时,各整行装,同至码头等候。晚2时,果见轮船一艘,自南而至。须臾抵岸,遂架木桥,两路并登,顷刻而尽,5时,即发机西上。
12月1日,饭后登甲板游览。见执事人员,皆系粤人,因往来运送华工,与北人习处,颇晓北语,偶与谈论,类能应答。回想出洋时,船上粤人,相对如聋哑,或有问答,惟以纸笔相授受。由今拟者,便利悬殊,但若辈对语,吾人仍茫然莫辨。因忆欧美语言,通国一致,虽远隔万里,款接如一家。而我中国南北异音,方言各殊,能不为交通之阻障哉。吁,可慨也夫!
6日早饭后,散步甲板,见风和日丽,乘客糜集,歌者舞者,弹者鼓者,欢娱之声,彼此相闻。回忆出洋时,人人不服水性,类皆呕哇昏倒,呻者吟者,叹者泣者,愁惨之声,满舱皆是。由今视昔,悲欢奚啻天壤。流览移时,胸襟畅适,遂登甲船头,凭栏俯视,猝见群鱼跃出,飞行水面,动物亦与人同乐,往往然也。
13日早10时,抵日本横滨口岸。因昨夕舟中失慎,货舱被焚,故停泊于此,卸出余烬,整理舱舍,5日始竣。
18日晚1时,由横滨启碇,西南行,适雨雪交集,云雾迷漫,轮船缓缓前进,汽笛呜呜不休。因探路者不能远望,恐有来舟冲撞故也。至夜分,天霁月朗,舟始驶行。20日早,经长崎口,折而西北,至23日早8时,乃抵山东之青岛而泊舟焉。舟既附岸,遂各整理行装,鱼贯而下,方排队检阅,瞥见汽车自东来,连绵30余辆。车既戾止,即陆续共登,时站房时表,已下午1点钟矣。待至4时,始开车东上,折而西,逾仓口以达胶堵。时渐昏,城垣且模糊不可辨认。驶行一夜,至翌日黎明而抵潍邑,复展轮西行,11时而达益都车站。
24日午,由车站步至益邑东关,税于逆旅。时天气严寒,积雪寸余,晚间冻云复合,白雪纷落。明晨开门一望,雪已没胫。惟因年关伊迩,乡心孔急,故不计道途之艰阻,而一意起程焉。
25日,早餐毕,与同侣五六人,由益南旋。时冰雪遍野,道途艰劬,负笥担囊,踯躅前趋。因念昔我往矣,霜露初敷,今我来斯,寸雪在途。于是过赤涧,经石村,逾朐城、登弥垠(岸也)。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子弟欢迎,老母依门;扶亲入室,两泪流痕;田园荒芜,青毡犹存。吾想夫自亚赴欧,水陆倭迟;方逾2载,贲然来斯;既历3洲,游兴已遂;联军奏凯,战功永垂;橐有盈余俯仰无亏。已矣乎!心猿意马暂收驻,绛帐旧业重就绪;名利二字且让人,耕读两途莫失予。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革命斗争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济南、忆山东省首次民间旅游团赴苏联、朝鲜、访苏回忆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春苓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适舒
相关人物
勒哈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