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起义前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601
颗粒名称: 盐城起义前后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5
页码: 141-1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戴心宽自述在盐城起义的事迹。,1945年11月11日在盐城是通电起义,不是投诚,更不是投降。戴心宽当时多次做赵云祥的工作,逼他起义,对他讲,如果打,吃的问题十天半月问题不大,但子弹、医药哪里来?干脆起义跟新四军算了,打下去是要被打垮的。
关键词: 戴心宽 郾城 起义前后

内容

我是河南省郾城县人,18岁时(1920年)带着为母报仇的目的(母亲因到地主田里拾麦糊口,被地主打成重伤,无钱医治而亡故)到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四团一营一连当兵。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率河北省交河县保安大队与二十九军特务二团团长赵云祥部合并,任河北民军第二路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团长,在冀中的武邑、阜城、交河、献县一带抗日。部队扩大后,高树勋委任赵云祥为河北民军第二路军司令,潘子明和我分别升任为第一、第二旅旅长。1938年秋,鹿钟麟委任孙良诚为冀察战区游击总指挥,赵云祥部改编为冀察战区游击第三纵队,赵任纵队司令,潘和我仍任旅长。自始,赵部归孙良诚指挥。1939年冬,孙良诚被任命为鲁西行署主任兼苏鲁豫皖游击总指挥,赵部改编为暂编第三十师。1942年6月,孙良诚率部投靠汪伪。此前,赵云祥曾征求我的意见,我不同意。孙、赵就把我调离二旅去任副师长,明升暗降,拿掉我的军权。暂编三十师一旅被编为三十九师,潘子明任师长,二旅改编为四十师,师长一职原拟易人,后仍由我担任。伪二方面军于1942年秋由山东曹县一带移驻开封东北的东明县地区。
  1944年秋,伪二方面军移驻苏北。当时去苏北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巩固南京。孙良诚驻扬州,赵云祥率军部驻盐城,三十九师驻伍佑,四十师师部驻上岗。四十师下辖三个团,四团团长吴金瑞,五团团长张普生,这两个团驻上岗;六团团长李茂庭,驻湖垛,新洋港还驻一部分。
  1945年8月,日本鬼子宣布投降后,汪伪第二方面军改编为国民党第二路军,伪四军为其第一军,总司令孙良诚,司令部驻扬州。师团建制未变。三十九师两个团驻伍佑,一个团驻盐城城内。四十师三个团驻城内,还有军部、警卫团、教导队,赵云祥委我为盐城城防司令,统一指挥集结在盐城城内的部队。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跟共产党,一种意见是跟国民党。我跟赵云祥讲,我们是西北军,抗战六年,还是投靠共产党好。我这个意见未被采纳。
  早在1945年3月下旬,我就跟军长讲,要和八路军、新四军联系抗日,军长讲不行。以后新四军部队围攻伍佑,打响以后,我又跟赵云祥讲,派人跟新四军联系,不打这一仗,他仍说不行。打了几天,很吃紧,三十九师被新四军打垮了。接着新四军部队紧紧包围盐城,盐城很吃紧,我仍主张派人与新四军联系,军长还是说不行,还是要打。打了几天,全军都喊不行了。此时孙良诚从扬州来电报,电报意思是:坚决守城,与城共存亡。军长将电报给我看,我问军长怎么办,他说按电报的意思办。我说,我们究竟为谁打仗?替蒋介石卖命,不行。他反过来问我怎么办,我说,派人出城联系。我思想上是竭力主张跟共产党走的,我的长子戴锡祥,在河北抗日时被鬼子打断一条胳膊,三弟戴随安,随董振堂同志参加宁都起义,后牺牲。赵说联系不好办,军队又没人。我见赵思想动摇了,即说,你如同意,由我派人。他说,你派吧。
  赵云祥同意派人出城联系了,派谁去呢?我派了师部参谋郭鑫和(现名顾草萍,西藏军区副司令、驻成都办事处主任),此人年轻能干,和我又是亲戚。他出城后第三天回来,说联系到了。那时苏中军区首长是管文蔚、吉洛(姬鹏飞)。郭说跟他们见过面了,他们说好,提出最好派能负责的人来谈。这样,我就派师部参谋隋昆亭出去一趟,跟新四军联系。他第二天出去,到了新四军前线指挥部,新四军前线指挥部派参议周天涯进城跟我谈,我请周到军部和军长谈。我们回到军部后,周和赵讲,你们派负责人和我们首长见见面,不打吧。赵云祥不讲话,沉默了几分钟。此时,我说军长身体不好,我代表军长出去。军长说,戴师长代表我出去,负全权责任。当即商定晚上出去和新四军负责同志见面。见面地点,既不在新四军前线指挥部,也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东北角一个地方,庄名记不清了,离我们住的学校不远,有三里多地。我去时只带郭参谋和一个警卫员,参加谈话的是吉洛、谢祥军和我三个人。我谈了部队的情况,主要是部队的人数和武器等,还谈到抗战胜利了,仗不打啦。谈了几个小时,谈得很顺利,达成的条件是:部队原建制不变,待遇与新四军相同,部队听从新四军指挥。我们是11月10日晚上谈的,谈到夜里12点左右,在那里吃了顿便饭(面条),近两点钟才回到城内。当时赵云祥在城墙边坐等我,我向军长谈了情况,并共同商量明天召集营以上干部会,传达和新四军指挥部谈判的情况。那天我一夜未睡觉,第二天(即11月11日)上午八九点钟开会。我请军长讲,军长不讲,光叹气掉泪,让我说。我将经过情况跟干部们讲了。我说,日本人投降了,我们将来要革命,仗不要再打了,打仗就是残杀,就会破坏。并把出城说定的几条讲了,要求干部们回去动员一下,先跟连排长讲,再跟班长战士讲,不要集合在一块讲,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讲。散会后,我们军部、师部做些准备工作。很快全军都知道了,枪也不响了,决定通电反蒋起义。通电文稿是代理参谋长张伴农起草的,是通电全国,反对蒋介石。通电文稿军长看过给我看,我叫军长签,军长签了,军长叫我也签,我就签了。两人签字的通电发出后,新华社当晚就发了消息。报道我们反蒋起义。
  通电的第三天,军长打电话叫我到军部去,我到军部后,见到马已备好,赵云祥对我说,我要到淮安去见华中军区首长,家里(指部队)由你照护着。并叫我派人将他的家属小孩送到扬州。我叫他早回,对于送家属小孩,这样做恐怕不行。他说,你就看着办吧。
  部队在城里住了一星期后,撤出盐城开往东坎,撤出时城内组织欢送,沿途也放着鞭炮、打着旗子欢迎。赵云祥去淮安后未回。我把部队安置好后也去淮安见谭震林首长,谭震林同志告诉我,赵云祥来淮安后提出要到扬州去动员孙良诚起义,军区开始未同意,因为是才起义的,后来还是同意他去了。在首长接见我的过程中,我向首长讲了部队情况,并提出几条意见:1.部队要整编,多派些政工人员去,或者再补充一部分兵员;2.如果第一条不行,就彻底整编,不要军的番号,将老弱病残和思想不好的复员。后来决定用第二道方案彻底整编。整编是在东坎进行的,将部队整编成三个加强团、一个警卫营、一个教导队、一个骑兵连、一个炮兵连、一个机枪连。复员3000多人,给路费、安家费和一张复员证明。整编后还有兵力11843人。部队开到东坎后,华中军区派陈同生(军区联络部长)拿着陈毅司令员的委任状,任命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副军长兼十一师师长,十二师师长是彭淦青。起义整编后,军区对我们很好,吃、穿、用一切都负责。
  整编开始时,部队的思想是比较混乱的,大部分欢迎,少部分反对。我的亲侄子说,你革命,俺回去,被我骂了一顿。撤离盐城时,我曾规定部队要打扫驻地,赔偿损坏的东西,没有经人介绍结婚的女人不能带走,但军部有个副官还是乘船把一个妓女带到阜宁,被我发觉后,叫执法队把他处决了。那时国民党部队离我们很近,我夜里不敢睡觉,怕出事。
  部队到响水后,编入十纵队,谢祥军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委,我任第一副司令员。解放战争开始后,华中命令姬鹏飞、戴心宽率原解放第四军全部到海安待命,归七纵队,司令员是管文蔚,政委姬鹏飞,我任第一副司令员,参加了“七战七捷”,此时我因中耳炎到山东后方医院医治。后张鼎丞丞同志叫我到高干队当教育长、军政大学高研班主任。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打济南、潍县时,我又归队。以后淮海战役,我任后备兵团副司令员,渡江后到杭州,后又到徐州警备区任副司令员。抗美援朝开始后,到胶东军区任副参谋长。1953年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
  以上就是我的主要经历情况。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1945年11月11日在盐城是通电起义,不是投诚,更不是投降。我当时多次做赵云祥的工作,逼他起义,对他讲,如果打,吃的问题十天半月问题不大,但子弹、医药哪里来?干脆起义跟新四军算了,打下去是要被打垮的。虽然可以坚持一二十天,那盐城的损失就大了。故我主张起义。我们通电后,当时新华社报道是投诚,部下听到后有想法。后我找薛尚实同志(解放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他说,那样提法不对,要更正。后来有没有改正,我就不清楚了。
  (胡爱桐、薛普俊记录整理)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 尊师长重情谊 一代风范——回忆周总理、宋庆龄的莫斯科与柏林之行、忠心耿耿 为国为民——在纪念刘民生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革命老人刘民生、我走过的道路、一位西北军将领的自述、盐城起义前后、怀念盐城起义组织者戴心宽同志、我与黄埔校友李延年、我们所知道的李延年、李延年潼关御寇、风风雨雨四十年——济南忆旧、日伪盘踞时期的济南、章丘旧军孟家遭匪记、渤海区接受联合国救济物资的回忆、临朐“无人区”纪实、顽匪王应心覆灭记、美国长老会和山东自立会事略等十八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戴心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戴心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