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战斗在鲁西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534
颗粒名称:
战斗在鲁西北
分类号:
K265
页数:
6
页码:
52-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战斗在鲁西北、其中包括了干部训练队、整编、转移作战等情况。
关键词:
战斗
鲁西北
抗日
内容
为了密切配合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根据地,部队重新进行整编,回民支队精简机关,充实连队,撤销了原3个大队的建制,改组为5个中队,直属司令部领导,并在中队实行政治委员制度。为了储备干部,精简下来的近200名营连干部组成了“干部训练队”,主要任务是学习训练,同时也担负一定的作战任务。
经过整编,部队的面貌为之一新,很快投入了保卫巩固根据地的斗争。在三军分区其他部队的密切配合下,首先对盘踞在冠东、莘北一带的国民党顽军齐子修部展开行动。1942年,齐子修趁日寇扫荡之际,派其薄光三旅占据了冠县桑阿镇,邵吉胜旅占了油坊,单抗洪特务旅占了风庄,处处以我为敌,不断对我根据地进行蚕食。为了消灭这股敌人,马本斋和赵健民同志反复研究作战计划后,认为敌已盘踞数月,筑有较多的防御工事,不宜硬攻,要引蛇出洞,在运动中歼敌。
不久,齐子修部趁我回民支队转移作战,又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对根据地进行骚扰,严重危害人民的生活安定。马本斋决定再一次予齐子修部以狠狠打击,即令三中队进驻敌人常常骚扰的一个村庄,同时部署县大队进驻另一村庄配合行动。夜间,县大队驻地响起枪声,原来一股敌人窜至县大队驻地抢粮,与我遭遇。敌误认为我回民支队远离,便调集兵力妄图吃掉县大队。战斗展开后,三中队按照马本斋同志的部署,秘密绕至敌人侧后,突然发起攻击。敌被前后夹击,顿时陷入混乱,三中队猛打猛冲,将敌打得抱头鼠窜。这时,早已对这股敌人恨之入骨的群众,也纷纷拿起红缨枪、三齿,参加战斗。霎时,杀声四起,一个营的敌人被我打得七零八落,少数侥幸逃窜的敌人,被我前来增援的一个中队歼灭。齐子修一副参谋长也被击毙。此次战斗的胜利,使齐子修部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为打开莘县斗争局面,马本斋率回民支队对盘踞莘县境内的日伪军进行了多次战斗。
马场是莘县伪军的一个较大据点,距莘县城仅8里。驻守在这里的一个中队伪军有恃无恐,不断在我根据地边缘区进行骚扰破坏。为了打击这股敌人,回民支队决定利用这里的地形条件,打一个伏击战。1942年11月,马本斋同志指挥三中队趁夜间秘密插入马场北3里处的焦花园,割断了据点通往莘县的电话线,使敌通讯陷入混乱。为诱敌深入,马本斋同志命三中队将俘虏押至张鲁集一带,即率其他部队埋伏在距焦花园5里的大宋庄村头。下午,莘县出动日军140余人,伪军数百人,在我侦察人员的引逗下,沿徒骇河搜索而来,待敌进到大宋庄以东时,回民支队以重机枪向先接近我的汉奸头顶射击,并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弟兄们听听机枪吧!”伪军一看是我军主力,顿时四散逃命。回民支队即以猛烈火力压制沿徒骇河道进入我伏击区的日军,当时毙敌数十人。
由于灾荒,部队的粮食供给极为困难,为了减轻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回民支队以小部队的形式分散深入敌占区,一面相机在军事上打击敌人,一面开展征粮工作。三中队在中队长王树森的带领下,奉命进至南乐敌占区,开展工作。他们在县城东北十几里路的一个富裕大村开辟敌区征粮工作局面。部队拂晓秘密进驻村庄,在我讲明政策,指明出路后,伪村长答应给我们送粮,并安排吃饭事宜。正当开饭之际,南乐据点的伪军闻讯,认为是我地方区小队在活动,在李铁山的率领下,出动几十人闯进村里。三中队占领有利地形,以突然猛烈的火力,将敌一个班歼灭,余敌不支,仓皇撤退。但敌人并不甘休,不久李铁山又率一中队伪军,在日军配合下向我扑来。我三中队得知敌情后,以一个排阻击敌人,另两个排抄敌侧后,一举歼敌数十人,俘敌20余,并打伤伪中队长,李铁山侥幸逃脱。从此,南乐敌区我党我军的活动逐渐活跃起来。
回民支队在打击齐子修、李铁山伪顽势力的同时,还同驻扎在冠县的敌人作战。冠县城里驻有日军一个小队,伪军、汉奸部队近千人。日军在这里加紧推行“治安强化”,采用“分割”、“囚笼”政策,修炮楼、安据点、挖封锁沟。他们在西起冠县,南到馆陶卫河,东到堂邑范围内,挖了一条横贯全县的封锁沟,限制、阻碍了冠北地区抗日斗争的开展。为了顺利破坏封锁沟,回民支队决定先到路北,拔除敌人两个据点。一天夜里,在马本斋同志指挥下,回民支队和分区基干团深入冠堂公路以北敌占区,攻打一个伪军区部所在地赵固。第一次由于敌人依仗围寨顽固抵抗,没有攻开。马本斋同志坚定地说:“狗汉奸还挺顽固,这次叫你尝尝回支的厉害!”他来到围寨前,亲自组织火力,挑选突击队员,命令部队早3点以前必须攻下来。在他的指挥下,轻重机枪一起开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我突击队一个猛攻,爬上寨墙,在回民支队强大的攻击下,寨内伪军支撑不住,一部分拼命逃窜,其余大部分缴械投降。
攻打冠堂公路以北敌心腹伪区政权田寨据点,是回民支队攻坚战战斗传为佳话的成功战例。伪区政权所在地田寨,敌兵力虽不多,但有坚固工事和围墙可以据守,须以攻坚战方能克服。马本斋同志从当时的敌情和作战需要出发,采用了一种“土坦克”的攻击战法。就是将层层湿被覆盖在方桌上,造成一个“土坦克”,挑选了特等战斗英雄贾福海驮着“土坦克”直奔围寨南门埋地雷,冲锋部队配置在一路之隔的敌寨门对过,准备地雷一响即发起冲锋。敌人以密集火力封锁道路,“土坦克”照样向前推进。贾福海在南门埋设好地雷后,即向敌人喊话,晓以民族大义,讲明缴械不杀,贾随即从桌下钻出,大摇大摆地由原路走回。敌人吓得没敢再放一枪,未等地雷爆炸就缴械投降了。
石友三残部文大可,是回民支队在鲁西北一个主要打击对象。这股敌人将碉堡岗楼一般建在距离村庄很远的旷野。吃饭喝水都强迫附近群众运送,一天不送即没有饭吃水喝。马本斋同志抓住敌人布防的弱点,决定攻取朝城西北对我根据地威胁较大的一个碉堡群。马本斋同志指挥部队首先攻取居于中心位置的敌中队部据点,然后渐及周围。他调集司令部两挺重机枪和二中队3挺轻机枪,以强大火力压制敌人,并亲临前沿对敌开展政治攻势。在我强大攻势下,伪中队长缴械投降。而后我二中队押着伪中队长到所属各碉堡劝降,终于将这股敌人彻底扫除,并拆毁、烧掉了全部碉堡。文大可在我根据地边缘的申屯修据点,常遭到我地方游击队的袭击,便派一个中队伪军在附近站岗巡逻。为了彻底拔除这个“钉子”,回民支队在夜间秘密进入据点附近的李庄,第二天天刚亮,100多伪军进至我伏击圈时,我突然发起冲击,当场俘敌30余人,余敌四下溃散,申屯据点就此崩溃瓦解,再也没有修起来。1943年7月,马本斋同志亲率回民支队参加了冀鲁豫军区组织的朝南战役,经几天战斗,回民支队攻克敌据点碉堡70多处,歼敌700多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为解决鲁西北的粮荒问题,冀鲁豫区党委决定从收成好的范、观、濮拿出150万公斤粮食支援灾区,但要把这么多粮食运到鲁西北,确是一个极大的困难。鲁西北地方政府,以工代赈组织了大批灾民参加运粮,肩挑、驴驮、车拉,大车小辆,每天不断。路上必须穿过朝城至南乐的一条长约15公里的封锁线,保证运粮安全,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上级党委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回民支队。回民支队派出小分队,携带机枪进行武装护送。当行至敌据点时,就将其围住,敌一旦出动,即以火力压制,敌慑于回民支队的威力,一般不敢离开据点。只要是回民支队护送,运粮群众都有一种安全感。
1942年冬,20多名回民游击队员被编入回民支队。1943年春,又有150多名回汉青年成为光荣的回支战士,到1943年秋,部队由刚到时的七八百人,发展到1000多人。鲁西北的抗日斗争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