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的生产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447
颗粒名称: 东阿阿胶的生产与发展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182-18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的东阿阿胶的生产与发展,阿胶,因源于东阿而得名。秦汉时期,东阿县立治于故城(今阿城镇)。“故城……镇北,有一水井,口大如轮,深六七丈,乃济水所注,古时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取阿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东 阿胶 生产 发展

内容

阿胶,因源于东阿而得名。秦汉时期,东阿县立治于故城(今阿城镇)。“故城……镇北,有一水井,口大如轮,深六七丈,乃济水所注,古时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取阿井水煮胶,谓之阿胶”。阿井在阿城镇西北约6里,阿井附近的阿城、小赵、岳庄等村庄的村民大都有熬制阿胶的技术。特别是岳庄,古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熬胶习惯,他们利用农闲,买点驴皮,一家一户支起口大锅熬胶,但产量很小。官府、县衙,每年也征人熬胶一次以贡朝廷。
  东阿县城屡遭水灾,为避水患,几经迁徙。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阿胶业也随之搬迁。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知县朱真为避黄患将县治迁今东阿镇(当时为谷城)。东阿镇有由狼泉、丁泉、拔箭泉、长沟泉、墨池、扈泉、洪范泉、书院泉等汇成的“狼溪河”之水,此水清甜,甘洌爽口,是益寿延年的矿泉水。还有悬崖峭壁天然生长中草药的狮耳山,此山产名贵中草药300多种。东阿镇地理环境优美,所产毛驴膘肥体健,毛色油黑发亮,这种驴皮为熬制阿胶的上等原料。由于历史的沿革,隋朝建阳谷县后,阿井属阳谷。为保阿胶的纯正,东阿老城的阿胶业主们便雇人去阿城挑井水用来煮胶。为了取阿井水,历史上曾有以姜沟山(原属东阿县)换阿井之传说。
  东阿县城迁至东阿城后,熬制阿胶的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明清两代药物学家筛选配方,研制秘方,加入诸多中草药后,制成用途各异的药品,有藏花胶、参茸胶、海龙胶等等。东阿老城所产阿胶,由于年年向皇帝进贡,故又有“贡胶”之美称。解放前,东阿老城熬制阿胶的专业户、药店和兼制阿胶的店铺为数颇多,有邓家树德堂阿胶老店、庄家福盛堂(专业)、涂家怀德堂(药店)、协裕钱号、农工银号等等,其中独树一帜的是称为“九天贡胶”的“邓树德堂阿胶老店”。邓家阿胶已传数代。据说,邓氏高祖是研究药物学的专家,曾祖邓发,曾于清朝咸丰年间,亲向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进过贡,受过皇封,咸丰皇帝亲赐“黄马褂”和“手折子”作为奖励,“九天贡胶”由此而得名。后邓发之子邓元麟继续经营“邓树德堂阿胶老店”。清同治十年(1871年)皇帝载淳派四品钦差来老店监制“九天贡胶”。涂氏“怀德堂”阿胶始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涂我梗祖籍江西南昌,世代业医,因慕阿胶之盛名,合家迁徙而来,实地研制阿胶,盛时有特大胶锅10口,技工杂工20余人。东阿老城阿胶主要销往上海、无锡、湖南、福建、云南及海外。“七·七”事变后,东阿县城沦陷,各药店纷纷倒闭。自此,“九天贡胶”也便销声匿迹了。
  解放后,随着东阿县城的迁移,东阿古老的阿胶业又在现在的东阿县城——铜城生根开花。1952年,东阿县药材公司把熬胶工人请到一起办起了东阿县阿胶厂(即现在的山东东阿阿胶厂)。阿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产量在1万公斤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东阿县人民又探测出了一口与古阿井属于同一地下潜流的水井,即山东东阿阿胶厂现在所用井水。经山东大学及省地质局化验表明,古阿井水比重1.0036,东阿阿胶厂用水比重1.0038,两地水质成份极其相似,金属阳离子、阴离子含量高,水中溶解的矿物质较多,大量微量元素都是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而铅、砷等对人体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这种比重大,含矿物质高的水最适于熬制阿胶。
  1975年以来,山东东阿阿胶厂大搞技术革新改造,研制成功蒸球化皮机等26台设备,先后对原料处理、熬胶、切胶、擦胶等工序进行了技术改造,机械化和文明生产程度有所提高。用先进的加压化皮工艺和蒸气熬胶新工艺,取代了常压化皮,直火熬胶的落后工艺,提高工效30倍,降低煤耗41%,出胶率显著提高。1984年该厂将空调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阿胶生产上,在鲜胶冷凝、切胶、晾胶、包装等工序安装上空调设备,首次在全国实现了阿胶常年生产。随着阿胶生产技术的发展,东阿阿胶产量不断扩大,1987年达到36.5万公斤,1988年达55万公斤,1989年70多万公斤,占全国阿胶总量的60%。山东东阿阿胶厂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工艺设备最先进的阿胶生产企业。1986年起,该厂陆续将生产、质量、供应、销售、财会等管理环节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198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电子计算机联网工程。
  东阿阿胶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褒奖。1914年在山东省全省物品展览会上获得褒奖证书和最优等褒奖金牌;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获国际奖状和金牌;1933年在实业部国货陈列馆3周年纪念会上获二等奖;1980年、1985年,东阿阿胶又连续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章;1988年在“健康杯”评选活动中获“金杯奖”,在“百病克星大奖赛”中获金牌。东阿阿胶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名珠,是国药瑰宝,它将为人类康复做出较大贡献。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抗战纪实篇、革命家足迹篇、史海钩沉篇、报界旧闻篇、工商史鉴篇、齐鲁名士篇、文物沧桑篇、社会百态篇、海外来稿篇,具体包括周星夫的《坚持新蒙县抗战三年》、赵芳洲的《1940至1944年湖西地区统战工作片断回忆》、王傅文的《一个投身中国抗战的奥地利人》、武杰的《怀念抗日英烈潘维周同志》、王志胜的《光荣的使命——护送刘少奇同志》等的内容及燃烧。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广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
山东东阿阿胶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