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济南绸布业的起源和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276
颗粒名称:
一、济南绸布业的起源和发展
分类号:
F429.52
页数:
4
页码:
68-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济南济南的绸布业兴起在清末民初,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商号是隆祥老号,开设在清朝的咸丰(一八五一年)年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到辛亥革命之后,特别是济南开拓商埠之后,绸布业开始发展。绸布业的批发庄大部分是从周村迁来济南的。
关键词:
山东省
济南
绸布业
内容
济南的绸布业兴起在清末民初,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商号是隆祥老号,开设在清朝的咸丰(一八五一年)年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到辛亥革命之后,特别是济南开拓商埠之后,绸布业开始发展。当时的绸布业分为棉布、绸布两个行业,棉布以批发为主,绸布以零售为主。但经营范围没有绝对的划分,大部分的招牌上写的是:绸缎布匹、洋广杂货等等。最早的批发庄主要经营大布、土布、梭布之类。他们与手工作坊、漂坊、踹坊和染坊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的是在集市收购大布、土布,找漂、染坊加工漂染,再经踹坊压平整理,然后用油纸包装,十匹一包,加盖各自的商号、牌号木印,再行销各地。洋货充斥市场后,他们也开始经营洋布、细布和各种色布。
绸布业的批发庄大部分是从周村迁来济南的。民国以后,军阀混战,土匪蜂起,一九一六年土匪吴大洲占领了周村,绸布业户一时涌入济南,在迎仙桥里黄家园(当时还是空地和菜地)一带建房、设号。据不完全统计,到一九三○年前后,济南西关的绸布批发庄共发展到三十三户之多。计有元兴、元亨永等洋布庄十五户;有恒丰久、同心诚等潍县布庄六户;有裕同祥、裕庆长等色布庄十户;有荣庆泰、德兴长绸布庄两户。
济南绸布业的第一家零售商店—隆祥老号(实际上是搞批发为主)的东家,是章丘县旧军镇孟家进修堂(孟家是地主兼资本家,其族支中分为东四堂即:进修堂、承泽堂、承恩堂、承训堂;西四堂即:矜恕堂、三恕堂、齐恕堂、荣恕堂)。它的老东家原在莱芜县当县官,清朝咸丰年间在济南开设隆祥老号,投资十五万两白银。一九一三年又分设隆祥东记,资金为五万两白银。一九三○年十月十三日隆祥西记开业,资金为三十万块银元。从一九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为隆祥的鼎盛时期。他们在上海、青岛都有人站庄,先后经营过英、法、德、日等国的洋货,如织贡呢、泰西缎等各色洋标和细布。也经营潍县布、高阳布和本地大布、土布等,批零兼营。一九三四年八月,隆祥老号门市楼落成,重新开张,第一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一万七千元(当时的双龙白细布每匹价为五元);隆祥西记开业时的第一天营业额是八千二百元。隆祥的经营项目是:绸缎布匹、洋广杂货、金银首饰、珠翠钻石、皮货等。绸布业还有一家祥字号是瑞蚨祥老号,是孟家矜恕堂的买卖,开业比隆祥老号晚,资金为二十万两白银。它也有两家分号,一是瑞蚨祥昌记,一是瑞蚨祥鸿记。隆祥和瑞蚨祥虽然都是旧军孟家的东家,经营业务大致相同,管理方法基本一样,但两家竞争相当激烈。瑞蚨祥老号开业虽晚于隆祥老号,但瑞蚨祥先在西门大街开设昌记,紧接着隆祥就在临近开设东记。济南开拓商埠以来,瑞蚨祥在经二路纬四路开设鸿记,隆祥亦在纬四路开设西记。当隆祥老号新楼落成重新开张时,瑞蚨祥老号和鸿记也都悬灯结彩,实行大减价、大拍卖,甚至用名牌货作牺牲品,低于进价出售,还暗加尺码。如当时比较时髦的齐美线比及每尺原价二角,减价为一角七、八分钱,从加一放尺到加二放尺,也就是买一丈送一尺或二尺。隆祥和瑞蚨祥的竞争相持数年,互不相让,直到“七七”事变之后,瑞蚨祥的经理石彤文,隆祥的经理林丹庭,才停止了这种两败俱伤的竞争,言归于好。并在此基础上,由两号六店,加上非祥字号的经文、九联、庆祥等几家商号,共同成立了议价小组。议价小组商定价格,共同遵守,同时将议定价格通知未参加小组的商号,自觉执行。这个议价小组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也就是同业公会的前身。济南绸布业的零售商号从一九二七年到解放前的一九四八年共发展到六十一户。较大的商店除隆祥、瑞蚨祥之外,还有庆祥绸缎店;中等商店有:经文、双盛泰、鸿祥永、福茂恒、祥云寿、天增祥、三义和等十六户;小商店有永丰、鸿顺、同庆、天生祥、瑞丰、志大、纶章等三十八户。
济南的绸布业不论批发、零售,在一九三四年前还是正常发展的时期。一九三三年,官僚资本家宋子文,为美帝国主义的经济危机效劳,从美国搞来了大批麦、棉借款,致使大批美麦、美棉涌入我国市场,导致物价暴跌。当时的双龙白细布每匹价由八、九元落到四元六角,士林布由十元落到六元多,市场一片混乱,各行各业亏损,难以经营。特别是大洋布庄、潍县布庄,存货越多的,亏损越大。有的布庄看到落价到了限度,就向银行贷款进货,想贱进贵卖,弥补亏损,岂不知越进越落、越拉越深,造成业不抵债而倒闭。这是济南绸布业遭受到的第一次打击。紧接着就是一九三七年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同年十二月,济南沦陷。一九三八年日寇占领下的济南成立了所谓纤维组合,控制了棉纱、棉布和纤维制品。一是所有经营都必须通过纤维组合,限价限量非常严格;二是宪兵队、狗腿子闯入谁家,谁家倒霉。所有商号都提心吊胆,小心经营。日伪末日到来的几年,对绸布业摧残、勒索更甚一步,批发庄经常被无故拉走布匹,零售店也未能幸免。只隆祥一户被拉走的货用了五万元才赎回来。福庆长号在上海存货被拉走棉纱一百多件、棉布一万多匹。众商号终日惶惶,胆战心惊,这是济南绸布业遭受到的第二次摧残。以后,济南绸布业虽曾一度呈现畸形发展,增加了一些批发小业户,隆祥存货一度大增,但终究是黄昏夕阳,好景不长。整个绸布业生意萧条,坐吃山空,批发庄只剩下了十一户,加上那时新发展的十四户,总共才剩了二十五户。零售店也气息奄奄。解放前夕,隆祥存货只剩了几千匹,与原来的号称十万匹库存的隆祥已经是大相径庭了。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汇编,记述了山东省抗战时期的重大事件、人物事迹、文物古迹的资料统计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董明斋
责任者
赵少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