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耀赣鄱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1020220003829
图表名称: 明珠耀赣鄱
起始页: 003.pdf
结束页: 003.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其他题名: 看宜春市竞技体育如何赶超发展
分类号: G807.7
关键词: 业余体育教育 宜春市 杨文军

内容

一串串硕果如一颗颗明珠,使宜春竞技体育光耀赣鄱,放射四海! 本土运动员杨文军蝉联奥运会双人皮划艇500米冠军; 全市获得国家级命名的体育训练基地在全国地市级中绝无仅有; 宜春体育代表团在第十二届省运会上夺得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全省第二的好成绩…… 这是我市积极实施竞技体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把竞技体育摆在突出位置,夯实基础力推精品所取得的累累成效。 孕育 —着先,步步先。 我市历来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市体育局按照“群众体育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突出发展”的思路,在夯实体育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竞技育上下功夫,出真招,求实效。 1998年,我市以承办第十届省运动会为契机,斥巨资率先在全省建成了集体育比赛、训练和健身休闲为一体的一流体育中心。之后又瞄准水上运动项目作为宜春乃至全省竞技体育的突破口,新建水上运动场地,成立了全省地市一级首个“水上运动基地”,引进配备了专职教练员。2002年,市政府依托体育中心场地条件,在黄金地段划出近10亩土地,建成了市体校新校区。这一切,为我市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管理方面,市体育局重点以竞技体育的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建立健全了以市体校、市水上运动基地为龙头、各县(市)体校为基础、传统项目学校为补充的三级训练网络,从而形成了 “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训练体制和竞赛机制。 .有舍才会有得。我市体育基础设施的夯实,使中国羽毛球训练基地、全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全国赛艇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全国体育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等先后落户宜春,从而促使一大批国内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在宜春举行,既打造了宜春体育名片,又提高了宜春的知名度。 磨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市体育部门紧抓训练这个中心,根据省运会项目设置和本地实际情况,连出实招,形成合力。一是因时制宜调整项目设置,突出传统优势项目,大力发展水上运动这一优势项目,精益求精,真正使其在江西居于不可撼动的“半壁江山”地位。同时着力巩固提高举重、摔跤等潜优项目,致力搞好游泳、田径、射击等金牌大户项目。二是改革教练员体制,全面实行聘用制,规范教练员带训科目,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对尖子运动员的培养力度,改革竞赛机制,突出参加全省少儿系列比赛重点,努力打造精品并着力扶持。同时加强人才储备,调动基层县市区输送人才的积极性。 在日常工作中,市体育局一班人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练员年、季、月、周、日训练计划和训练,并经常与训练单位负责人、工作人员、教练员座谈,就训练场地、器材和如何进一步提髙我市竞技体育水平共谋良策,形成了系统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聚的加快发展竞技体育的浓厚氛围。 闪耀 一个地方某种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我市历届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竞技体育,市分管领导 多次现场办公,为训练单位排忧解难,今年就破格为市体校解决编制和经费问题。部分市领导还到省队、国家队宜春籍运动员集训地看望慰问他们,鼓励他们为国争光,为宜春添彩。 。为鼓励各级体校积极向上输送优秀体育苗子,激励宜春籍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上取得好成绩,我市制订出台了相应的奖励办法和举措,对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在读、就业以及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优秀运动员的带训教练员,除争取相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外,还根据所带运动员取得的成绩给予相应的物资奖励,并晋升职称。如非正式职工,可优先考虑解决编制问题等,既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激励他们不遗余力地为宜春竞技体育的发 展作出积极贡献。 近10年来,我市向省级以上运动队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近200名;诞生了宜春体育史上第一位奥运冠军杨文军;涌现出了毕忠、罗贤国、罗贤慧、徐志良、徐志昌、冯桂鑫等 一批世界冠军;宜春体育代表队从1994年起,比赛总成绩 在省运会上连续四届保持全省第二的历史成绩…… 宜春竞技体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腾空而起,朝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