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教师节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7502
颗粒名称: 写在教师节后
分类号: G40
摘要: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已经过去了,但尊敬老师的传统美德却永远不会也不应过时 。
关键词: 教育 教师节

内容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已经过去了,但尊敬老师的传统美德却永远不会也不应过时 。
  尊敬老师 ,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优良传统 ,自古皆然 。孔子的学生子贡 ,把孔子比作太阳 、月亮 ,说他光彩照人 。孔子死后 ,子贡在孔子墓旁搭了个茅棚,为老师守孝6年 。北周武帝宇文邕向老师请教治国安邦之道时 , 都是毕恭毕敬地站着听讲的 ,并跪着为老师斟酒割肉 。秦始皇嬴政在巡视仙岛时 ,看到遍地荆条 , 连忙下马撩衣跪拜 ,随从不知所以也都跪地叩拜 。待秦始皇叩毕起身 ,李斯问秦始皇为何参拜荆条 ,秦始皇说:"此岛所生荆条 ,正是朕幼年在邯郸读书时老师手中的荆条 ,见荆如见恩师,焉能不拜?”尊敬老师的美德 ,一直流传至今 ,为广大有识之士竞相仿效 ,并身体力行 ,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蔚然成风 。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广州举行的粒子物理讨论会酒会上 ,向曾教过他的北京大学教授周培源行鞠躬礼 ,并向周老师敬上一杯尊师酒 。京剧大师梅兰芳 ,曾向齐白石学过画 。一次齐白石到一位朋友家作客 ,因衣着平常 ,被冷落一旁 。这时梅兰芳先生也应邀赴宴,许多宾客都迎上来与梅先生握手 。此时,梅兰芳看到自己的老师孤零零地坐在一旁 , 便甩掉一只只伸过来的手 ,径直走到齐白石面前 ,恭恭敬敬地叫了声"老师 ” ,众人为之惊愕 ! 事后 ,齐白石写了一首诗 :"记得前朝享太平 ,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 ,幸有梅郎识姓名 。"然而今天 ,有些教师却没有像学生尊敬老师那样去尊重学生 。恰恰相反,他们没有爱生之心 , 对待学生 , 特别是对待那些成绩较差 、比较调皮的学生 ,动辄羞辱 、打骂 。
  的素质教育 ,到了青年歌手大奖赛上 ,连蜘蛛不是昆虫都说不上来 。我上小学的时候 ,没有游泳课的素质教育 ,可是同学们见到水 ,甭管是河是湖是海 ,扎进去就能游两三千米 。现在一个十岁孩子横渡了一条400米宽的河 ,电视台当新闻播 ,。搁我们那会儿 ,有半个班的同学能横渡 。我们那会儿没有访贫问苦的素质教育 ,因为同学里净是贫苦 。这能怪孩子吗 ?我看不能 。如今学校 、老师 、爹妈把孩子的生活都塞满了 ,全是教育 ,连夏令营 、寒暑假都是寓教于乐 。孩子可不连认识蛐蛐都等你教育 ?哪儿有乐呀 ?全是教了 。跟前些年的政府似的 ,什么都管 ,惯了 ,老百姓自然什么都找政府 。连生不出孩子也找政府 ,说住家附近有磁场 。
  把一大堆根本算不上素质教育的内容当成素质教育 ,把真正必要的素质教育荒废了 。
  我见到有来我们单位实习的大学生 ,电梯门丁开抢先进入 ,惯了 。报社的社长礼让着最后上去 ,负责开电梯 。
  于是几个报出自己要去的楼层 ,社长
  一一按电钮 ,居然没人说一声谢谢 。这是缺了素质了 ,看社长的年纪 ,不是领导也是老师傅呀 ! 就算什么也不是 ,人在这里让我抄录几则媒体披露的事例 :
  1999年4月 ,安徽芜湖市狮子山小学六年级老师李某和越某 ,哄骗成绩差的学生钻"弱智 ” 圈套 ,结果一张"智残证明 ”把学生推上了求学无门的绝路;1999年
  5月4日 ,河南通许县演武岗小学教师罗建华 ,发现学生李某上课玩纸团 ,便命令全班30名同学每人在李的背上重打
  一拳 , 且要拳拳落背有声,打人者与被打者的心灵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1999年
  10月29日 ,陕西华阳市某校女教师崔某,怀疑男生王某偷了同学的钱,竟残忍地用锥子在王某的脸上刺上一个"贼 ”字;2000年4月3日 ,云南会泽县上村乡中学教师聂朝宽 ,因14岁男生张波未完成作业 , 并在罚站时与同学玩闹 ,便连续重击张波十几个耳光 , 将其打倒在地 ,数分钟后 ,张波因呕吐物阻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这些事件虽已过去 ,但如今读来仍触目惊心 。更让人心寒的是 ,这些虐待学生的事件至今依然程度不同地在发生着 ,但我不想再抄录了 。众所周知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 ,更重要的是育人 ,为人师表 。那些品质恶劣 、素质低下 、不爱学生的老师 ,根本不配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师者至尊 ,老师理应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但希望我们的老师在受到尊敬和爱戴的同时 ,也付出自己的爱心 ,多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爱学生 。因为尊和爱是相互的 。
  在刚庆祝完教师节后 ,便写了这么些话,有点不识时务 , 大煞风景 ,实在是对老师的不恭不敬 ,那就只有请老师们海涵了 。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