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5473
颗粒名称: 映日荷花别样
其他题名: ——来自丰城“信用第一村"剑南街道荷塘村的报道
分类号: F830.5
摘要: 荷塘人的诚信又何止停留在信用贷款上。该村村民在落实各项农村政策,自觉交纳税费,实行计划生育,经商办企业等方面都一诺千金,村风民风有口皆碑。诚信成了该村经济发展和农户致富的名片。
关键词: 荷塘村 信用贷款

内容

7月20日上午,绕过弯弯的荷塘,迎着淡淡的荷香,笔者探访了被誉为丰城“信用第一村”的剑南街道荷塘村。
  街村干部:诚信中有黄金屋
  不到几年工夫,荷塘村大部分农户从原来单纯的种植粮食和莲藕,发展到进行水禽水产养殖、大米加工、客货运输等。这除了党的政策好外,还需要资金和市场,而这两者又离不开诚信作保证。
  "缺乏资金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瓶颈’之一,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干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村党支部书记黄晋如是说。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由于信用度不高而造成的农民借款难、银行收贷难等问题,早在1999年,该村就成立了村委会信用担保中心,当年就为13户积极性高的农户担保贷款16万元发展种养业或买车搞运输,期满全部把本息收回。5年来,7名村干部各担保各类贷款110多笔共150多万元,而贷款户绝大部分致富并按期还了贷。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何形成借贷的良性循环?剑南街办的副主任罗宝华告诉笔者:"干部良好的作风感动了农户。每到岁末年初,街办挂点干部和村干部几乎成了编外信贷员。打造信用村,他们功不可没。"每一笔贷款期满,信贷员只需把本息的清单和票据开好,街、村干部就会帮助他们收回。为帮农户贷到款,不少干部跑酸了腿,说干了嘴。村民黄水泉曾经穷困不堪,是村会计黄凯华为他奔波,贷款1万元,饲养肉鸡1200只。现在他不但还清了本息,还获纯利7000余元。黄水泉多次感动地说:"干部为我们跑里跑外操碎了心,没有吃过我一顿饭抽过我一根烟,我们还有不讲诚信的理由么?"
  为引导、鼓励广大村民讲诚信,该村把"诚信"作为市街两级“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团员、文明家庭等评选的一项重要条件。并在村里树立了10多户种、养、运的专业信用户典型,对他们来说,信用社的大门永远敞开。今年6月份以来,村党支部还积极组织开展"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当选的农户将享受银行贷款、批地建房、子女参军优先等优惠。种种优惠措施,让信用农户喜尝讲诚信的甜头,让其他农户“眼红"不巳。如今,一种讲信用的良好氛围在该村逐渐形成。
  信贷员:诚信服务获"双赢" 在剑南信用社接待室洁白的墙体上,“信用户是上帝"几个字显得格外醒目。再翻开近几年的收贷及核算报表,笔者发现荷塘村农户贷款最多,还贷率最高,在丰城市排名第一。
  信用社主住吕爱生道出他的心里话:“信用社靠放贷生存,与农户互惠互利,我们只有千方百计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与农民建立信用关系,取得'双赢'效果。“荷塘村有100多户种养专业户、60多部运输车辆,20多户农户从事大米、饲料加工。该村的每家每户、田间地头以及加工企业车间,都留下了信贷员的足迹。每年信用社组织一次调查摸底,为所有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同时,还经常组织人员上户或到种养基地走访,提供生产、销售信息。2001年初,运输专业户黄军欲贷款购货车搞长途运输,信贷员任小红提醒他,丰城至桥东班线将增加客运车辆,且投资少、见效快。黄军一改初衷,改货运为客运,结果年底就将贷款本息还清。
  农户:视诚信为生命线
  生命诚可贵,诚信价更高。这是荷塘村村民的共识。种草养鱼的专业户黄文华说:"荷塘人最爱面子,最讲信用,如果谁在诚信上出了问题,影响其个人是小,损坏全村名声是大。”去年年底,大米加工老板黄高辉由于米款回笼不及时,不能按期还贷,他主动找到村支书说明情况,并在贷款期满的最后一天,从邻居、亲友那里把款凑齐,连本带息送到信用社。
  荷塘人的诚信又何止停留在信用贷款上。该村村民在落实各项农村政策,自觉交纳税费,实行计划生育,经商办企业等方面都一诺千金,村风民风有口皆碑。诚信成了该村经济发展和农户致富的名片。广东中山市大米经销商曹小平曾竖起大拇指夸:"荷塘人最信得过,只要一个电话,我总是把几万十几万的款子汇到他们账上,而他们发过来的大米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过得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大米价格上涨,而荷塘有十几户大米加工大户均按去年的合同价,把大米发给广东、福建等地客商。用荷塘人的话说,诚信做人、诚信办事、诚信经商,虽少挣了钱,却赢得了声誉,值得!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甘继文
责任者
黄晋如
相关人物
罗宝华
相关人物
黄凯华
相关人物
黄水泉
相关人物
任小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剑南街道荷塘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