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稻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2994
颗粒名称: 今年早稻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分类号: S435.11
摘要: 2004年国家对粮食生产十分重视,特别提醒农民朋友要做好二化螟、稻瘟病的防治,以确保今年粮食增产丰收。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内容

根据全市早稻品种布局多样、冬后病虫越冬基数和去冬今春天气等实况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全市早稻病虫害发生属中等偏重,部分地区为严重发生年。
  1.稻瘟病:叶瘟中等发生,穗瘟偏重发生,局部重发,明显重于去年。主要依据是:①感病品种面积大,如香两优68、金优402、9003等较感病品种在100万亩以上。②薄膜育秧给苗叶瘟的发生提供了条件。③5月份的梅雨季节有利于叶瘟的流行,六七月份降雨集中易引发穗瘟。④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但偏施、迟施氮肥现象存在,易导致叶瘟和穗瘟的发生流行。
  2.纹枯病:偏重发生,部分高产田、优质稻田重发,相似常年,略重于去年。全市多数农田菌核残存量在10万粒/亩。农户施用有机肥偏少,化肥偏多,部分农户晒田不及时,甚至不晒田,田间湿度大均易引发水稻纹枯病,严重田块会造成枯槁倒伏。
  3.二化螟:一代重发,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占早稻面积的80%左右,明显重于常年。二代中发偏重,重于常年。冬后基数高,据宜春市植保站调查,平均每亩为1.5093万条,比去年增加135.04%,最高8.5万条。宜丰县植保站调查,该县冬后基数平均为1.1369条/亩。上高县植保站调查冬后基数平均为1.328万条/亩,均大大高于常年。同时有效虫源田和桥梁田多,杂交稻面积大,均易引发二化螟危害水稻4.稻纵卷叶螟:一代偏轻发生,轻于去年,二代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去年冬季气温偏高,利于害虫越冬,加之今年5-6月份降雨集中期,有利于其迁飞。去年一代稻纵卷叶螟在局部地区的危害程度十分罕见,今年各地要密切监测迁入蛾量的情况。
  5.稻飞虱:偏重发生,相似于去年.迁入集中的地方重发生。去年,冬季气温比历年平均高1℃,预计今年稻飞虱迁入量将偏多。如果5月份气温偏高,加之杂交稻和优质稻面积达95%以上,均使稻飞虱繁殖迅速。
  6.三化螟:一代轻发,二代偏轻发生,相似于去年。据上高县植保站调查,蒙山冬后基数平均为738条/亩,最高3.521万条/亩,并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虫源田多,单双季稻混栽有助于其转代发生为害。
  今年国家对粮食生产十分重视,这里特别提醒农民朋友要做好二化螟、稻瘟病的防治,以确保今年粮食增产丰收。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解放
责任者
梅赣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