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请别吝惜笑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1064
颗粒名称: 班主任,请别吝惜笑容
分类号: G473
摘要: 从小到大,我们看惯了这样的班主任:一脸威严,不苟言笑,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龙颜大怒",令人生畏。的确,班主任因其严,确能维护班级一时太平,而笔者以为,其班级管理方式不见得科学。
关键词: 教务工作 教学管理

内容

从小到大,我们看惯了这样的班主任:一脸威严,不苟言笑,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龙颜大怒",令人生畏。的确,班主任因其严,确能维护班级一时太平,而笔者以为,其班级管理方式不见得科学。
  首先,它不利于优良班集体的形成。
  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优良班集体的建立靠的是每一个学生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靠压是压不出来的。靠班主任的威严确保"太平”的班级,往往是班主任坐镇时,班上风平浪静,安安稳稳;班主任一旦离开,班上立马就风起云涌,乱成一锅粥,以至于出现别的教师上课时也须班主任亲自出马方才压得住阵脚的尴尬局面。
  其次,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班主任的"高压政策”下,学生只有绝对服从的份,而个性却得不到张扬。调皮一点的学生成为班主任重点盯防的对象,一有违规之举,便可能招致" 口诛笔伐";而胆子小一点的学生,整天胆战心惊,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再次,它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人所皆知,要达到理想的教育境界,就必须赢得学生的心。如果教师总是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即使有菩萨心肠,学生也会望而生畏。这样,师生关系紧张,育人效果从何谈起?也许在这些以严著称的班主任看来,不狠不足以震慑学生;不震慑学生,就无法进行管理。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非常懂得微笑的艺术,他认为笑永远比哭、凶、严要好,因而他与学生朝夕相处,每天伫立在校门口,以亲切慈祥的笑容迎接每一位上学的学生,以深情眷恋的神情目送每一位学生回家。学生们都被他的微笑所感染,在他面前都很听话、很懂事。恐怕这就是笑的威力所在吧。因此,班主任应抛开旧观念,展露笑容,以诚治班。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劲松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