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荒山变"金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0987
颗粒名称: 敢叫荒山变"金山"
分类号: F303
摘要: 万载县三兴镇农民张素平与人合伙,2000年到该镇杭桥村承包荒山600多亩,投资130多万元搞起了立体开发。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使荒山变成了 "金山”。
关键词: 农业开发 农业建设

内容

万载县三兴镇农民张素平与人合伙,2000年到该镇杭桥村承包荒山600多亩,投资130多万元搞起了立体开发。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使荒山变成了 "金山”。去年,出栏生猪1400多头,获利20多万元。
  张素平曾看到三兴镇大量的荒山荒地无人理,丰富的土地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懂种养技术但缺资金的他是看在眼里,"馋”在心上:如果把这些荒山承包过来搞种养开发,几年后说不定就成了“金山"。2000年,他找到有资金的李生云等一商量,决定联合投资荒山搞立体开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以每亩每年承包费5元的价钱,一次性地把分散在杭桥村各家各户、多年来一直难以集中开发的600多亩荒山承包了起来,合同期为30年,从而开创了该镇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的先例。
  张素平等人把荒山承包过来后,他们没有立即盲目搞开发,而是先四处参观考察收集信息,了解市场行情,请林业等部门的专家提建议等。经过认真研究后,他们在荒山坡上栽下了油桐树和板栗、桃树等果树;在山脚建起了猪舍、羊圈,并开挖池塘,同时还从外地引进鲁梅克斯草、俄罗斯草等良种草栽种,用来养猪、羊、鱼等。
  为了搞好荒山的立体开发,他们日夜奋战在600多亩荒山中。现在,他们已修好了10多公里的道路,挖好了200多亩的池塘,建了近1000平方米的猪舍,并购置农用车、碾米机、粉碎机等,他们还把电话线架进了山沟。目前,他们养良种母猪200多头,存栏生猪700多头,放养了2000多尾鱼苗;几万株油桐树已有两米多高了,桃树、柑橘等果树也已开花结果。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叙景
责任者
叶秋凤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