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赞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0412
颗粒名称: 爱的赞歌
分类号: R682.1
摘要: 16岁的花季年华,正是享受阳光、享受快乐的年龄,但对于张金亮来人海拾贝说,却只能与孤独和寂寞相伴。16岁的他自小患有天生畸形伴发慢性骨髓炎,由于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左脚脚掌大面积溃烂,臭气熏天。正当他感到绝望时,许许多多的好心人走进了他的生活,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关键词: 张金亮 先天性畸形

内容

16岁的花季年华,正是享受阳光、享受快乐的年龄,但对于张金亮来人海拾贝说,却只能与孤独和寂寞相伴。16岁的他自小患有天生畸形伴发慢性骨髓炎,由于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左脚脚掌大面积溃烂,臭气熏天。正当他感到绝望时,许许多多的好心人走进了他的生活,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2003年5月27日,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但对于张金亮一家来说,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这天,为响应市委、市政府"万名干部结对扶贫帮困”活动的号召,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和几位同事,来到该单位扶贫点袁州区湖田乡坪田村易家坊小组,走访帮扶对象。在村支书张辉祖的陪同下,一行数人来到贫困户雷定明的家中。一进门,一股难闻的臭味就扑面而来,大家毫不在意,坐下来,耐心询问雷定明的家庭情况。在交谈中,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注意到,里屋有个少年正用怯生生的眼神不时地偷视着大家,于是亲切地向他招了招手。少年迟疑了一下,随即一痛一拐地走了出来。女主人翁秋燕告诉大家,这是她与前夫所生的儿子张金亮,他从小脚就不正常,两岁时得了一种怪病,脚掌底部生了一个大疮,长年溃烂,并伴有恶臭。他父亲在世时曾带他四处求医。
  为了治病,家里已负债累累,但病情却没有好转。听完这番话,市委政研室的干部职工让张金亮把脚伸出来,只见左脚脚掌底部已烂成了一个大窟窿,还不时有浓液从里面渗出来,让人不忍目睹。望着张金亮痛苦和企盼的眼神,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坚定地说:"你们放心,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治好金亮的病!"
  一
  病痛无情人有情。第二天,市委政研室的干部职工将张金亮接到市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患的是天生畸形伴发慢性骨髓炎。医生说,如果再得不到及时治疗,将有可能转化为鳞癌或败血症,并直接危及生命,而治疗的方法只能是截肢。这将需要上万元的医疗费,对于这样一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病一定要治,而且要早治,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的一番话给愁云密布的张金亮一家吃了颗定心丸。
  从医院回来,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立即在单位召开会议,发动大家捐款,并给市慈善总会打报告,将张金亮的家庭状况及病情一一作了介绍。副市长马岩波知道此事后,极为关注,立即对报告作了批示,并多次询问资金落实情况。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也主动出面协调……在多方的努力和关心下,8月6日,市慈善总会拨出了3000元用于张金亮治病。
  人间处处有真情。在市委政研室的干部职工为医疗费奔波忙碌时,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和市第三人民医院也伸出了援助之手。直属大队捐出了
  3000多元,大队长周文强等人还亲赴张金亮家中看望。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平则表示:"让张金亮到第三人民医院来治疗,先住院治病,费用以后再说。"张金亮在众人的关心和帮助下,于10月3日住进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城南分院。
  二
  一进医院,张金亮便开始接受紧张的治疗。医院专门为他开设了单人病房,并成立了以城南分院易献青院长为组长的治疗小组,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经过半个月的药物治疗,张金亮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溃烂的疮面也已开始愈合。这让一直关注张金亮病情的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欣喜不已。"金亮只有16岁,如果截肢,将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活,既然药物治疗有效果,是否可以不截肢?"他的这一想法让治疗小组的专家们感到困惑了。这时,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平想到了原宜春地区医院骨科专家、现在在新余市人民医院任职的曹教授。
  10月17日,刘平带着张金亮来到了新余。曹教授经过仔细诊断后,得出结论:药物治疗并不能彻底根治,手术必须做,但可以不截肢,只需将已溃烂的脚掌底部切除。这样,对他以后的生活影响较小。好,就这么办!
  10月21日上午10时30分,张金亮被送进了手术室。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众人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
  当天下午1时30分,一脸疲惫的曹教授走出了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听到这句话,大家欢呼了起来,翁秋燕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三
  张金亮是不幸的,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在治疗期间,他的病情奎动着许多人的心。
  在张金亮住院期间,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多次来到医院,耐心地与他聊天,嘘寒问暖,时刻关注着张金亮的治疗情况。市委政研室的其他干部职工也多次到医院看望,鼓励张金亮树立起治疗和生活的信心。
  张金亮住院后不久的一天,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来看他,发现他一言不发,好像有什么心事,一问才知,原来张金亮知道自己要被截肢,心里害怕。知道原因后这位负责人就耐心地给他讲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使张金亮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
  张金亮住院后,易献青院长可以说是最忙的一个人,每天他都要亲手为金亮清理疮面、上药,时刻观察他的病情,一有情况便立即采取措施。而医院的其他医护人员更是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不但在治疗过程中精心护理,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了他极大的关怀,他们有的从家中拿来衣服、鞋子,有的买来好吃的…… 大家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张金亮备感温暖。翁秋燕说:"我从来没有看到儿子像现在这样高兴过,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确实,由于脚疾的原因,长年被关在家里的张金亮养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现在,张金亮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中,怎么能不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呢?
  11月7日,张金亮出院了。成功的手术治愈了他的脚疾,更重要的是,人间真挚的爱抚平了他心灵的伤痛,使他获得了真正的新生。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辉祖
相关人物
张金亮
相关人物
马岩波
相关人物
周文强
相关人物
刘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