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夫妻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9520
颗粒名称: 菜场夫妻摊
分类号: F304.3
摘要: 走进宜春中心城区秀江农贸市场一楼,顺着一股鸡鸭特有的味道,你就可以找到谢吉林夫妇卖家禽的摊点。从2001年起,谢吉林和妻子苏金兰就在市场卖鸡、鸭和鸽子,兼做宰杀家禽的生意。
关键词: 宜春市 农贸市场 谢吉林 苏金兰

内容

走进宜春中心城区秀江农贸市场一楼,顺着一股鸡鸭特有的味道,你就可以找到谢吉林夫妇卖家禽的摊点。从2001年起,谢吉林和妻子苏金兰就在市场卖鸡、鸭和鸽子,兼做宰杀家禽的生意。
  还隔着三四来,苏金兰的笑脸便映入眼帘,招呼声也随之而来:“你好,要点什么?”由于服务热情、童叟无欺,这个夫妻摊拥有数量不少的一批老主顾。这些老主顾光顾时,从不用讨价还价,挑好家禽,一过秤,转身就去买菜,回来时,所要的物品已经褪好毛、切成块,干干净净地放进了袋子。当然,也有新面孔,在苏金兰的坦诚利落中,他们也总是能很快地做成生意,而且大多也成了夫妻摊的回头客。
  9点多一点,前来买家禽的顾客渐渐少了,谢吉林与记者聊起了家常。“最初我们是卖鸡、鸭蛋的。”谢吉林说。谢吉林夫妇来自袁州区湖田乡双塘村。早在1997年,夫妻俩就每星期两次挑着自家产的鸡、鸭蛋到市场上卖。那时候,市场有几个家禽摊。但卖家禽,整天与鸡鸭打交道,脏臭不说,还赚不了大钱,几个经营户相继撒手不干。了解到谢吉林家养了鸡鸭,而且由于货真价实,卖蛋的生意做得不错,市场管理员与谢吉林商量,能否经营家禽摊。结果几年下来,谢吉林自家养的家禽远远不够供应,隔三岔五,谢吉林便凌晨三四点起床,骑着摩托车到周边乡村收购些鸡、鸭、鸽子。“不过,现在下乡收购没那么频繁了,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差了不少。”话语中,谢吉林透着几分失落。但尽管如此,每天,谢吉林吃过午饭,便骑着摩托车回到农村老家。虽然老家有母亲照料,谢吉林还是不放心那些鸡鸭和几分菜地。此外,每逢当地圩日,谢吉林还会把一些老主顾托他帮忙买的腌菜等农产品一一买好。临近傍晚,谢吉林便带着大包小包赶回在市场租的房子,准备第二天的生意。
  像谢吉林这样在外做生意这么多年,仍然种菜的并不多。“可别小看这几分菜地,这些年,我们全家吃的蔬菜几乎不用买,省了一笔不小的开销呢。”面对记者的疑惑,谢吉林说。
  生活似乎并不滋润,但夫妻俩很知足。“靠着这个摊,我们养活了一家四口,现在正供儿子读技校呢。”苏金兰说。
  “再等几个月,生意应该会有转机。实在不行,我们就回老家种地或者做点别的。做事讲良心,不怕吃苦,还怕日子过不下去吗?”谢吉林说。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蓉
责任者
谢吉林
相关人物
苏金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