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冲突:各方得失大盘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6396
颗粒名称: 加沙冲突:各方得失大盘点
分类号: D815
摘要: 加沙地带的战火持续燃烧20多天后,近日终于熄灭。这场发生在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武装冲突,不仅对冲突双方带来直接的严重影响,而且也间接地给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阿拉伯世界和美国带来一定的后果。
关键词: 武装冲突 军事冲突

内容

加沙地带的战火持续燃烧20多天后,近日终于熄灭。这场发生在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武装冲突,不仅对冲突双方带来直接的严重影响,而且也间接地给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阿拉伯世界和美国带来一定的后果。那么,在这场导致1400多人死亡、5500多人受伤的惨烈冲突中,上述各方的得失究竟如何?以色列:军事胜利形象受损在这场冲突中,以军对哈马斯的军事实力和办公设施予以重创,并对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统治地位带来了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哈马斯在停火后的当务之急就是巩固其对加沙地带的统治。这样,以方南部地区有望恢复一段时间的平静。
  在打击武器走私方面,以军炸毁了不少加沙武装组织用于走私武器的地道,以美两国签署了旨在打击加沙地带武器走私活动的谅解备忘录,英、法、德等国也表示将为打击加沙地带武器走私活动提供帮助。
  但是,此次以军行动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统治地位,也没有改变哈马斯与以色列对抗的立场,还埋下了更多仇恨的种子。此外,以军轰炸了联合国驻加沙地带的有关机构,使以色列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更严重的是,以军行动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在很多国家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全球反以、反犹情绪加剧。
  哈马斯:军事失利影响上升哈马斯在这场与以色列的冲突中损失巨大,元气大伤。以军方面仅有10名士兵死亡,而哈马斯方面则至少有数百名武装人员丧生,其中包括两名高级领导人,还有大量基础设施及连接加沙地带和埃及之间的地道被炸毁。
  另一方面,在这场冲突中,哈马斯在阿拉伯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同情和支持。在本月16日举行的多哈阿拉伯国家首脑紧急会议上,哈马斯首次作为巴勒斯坦的代表与会,这意味着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法塔赫:“失分”不少依然重要对于巴勒斯坦的另一重要派别法塔赫而言,加沙冲突令其“失分”不少。首先,哈马斯实际控制加沙地带的局面没有改变,约旦河西岸地区与加沙地带仍处于分裂状态;其次,随着哈马斯获得更多巴勒斯坦人的支持,法塔赫的民意支持率可能走低;再者,由于哈马斯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威信升高,在未来举行巴民族和解谈判时,法塔赫的优势地位可能会下降。
  但是,由于巴民族权力机构是国际社会认可的巴勒斯坦政府,因此,虽然加沙地带仍为哈马斯所控制,但如果没有法塔赫的积极参与,加沙地带重建工作将很难阿拉伯世界:分歧暴露关系趋紧自加沙冲突爆发以来,阿拉伯世界便为实现停火积极斡旋。但在这一过程中,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凸显。
  '作为在阿拉伯世界有传统影响力的大国,埃及一直在努力调停。1月6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提出三点停火倡议,成为巴以停火的参考框架。但埃及在拉法口岸等问题上遭到一些阿拉伯国家诟病,甚至被指与以色列“合谋”打压哈马斯。这说明,中东地区以埃及为代表的温和派国家和反美反以色彩浓厚的强硬派国家之间的分裂在加深。
  在加沙冲突期间,卡塔尔等中东新兴国家与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地区大国的分歧公开化。卡塔尔虽然于本月16日在首都多哈召开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紧急峰会,但会议却遭到埃及、沙特等阿盟重要成员国的抵制。由于与会国家数量未达阿盟峰会要求,会议通过的决议也无法被阿盟承认。
  美国:作壁上观备受诟病巴以冲突正值美国新老总统交接时期,这种“巧合”为以色列无所顾忌地对哈马斯大打出手提供了难得机会,也为布什政府的“无所作为”提供了借口。美国在加沙冲突问题上的“不作为”自然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批评,其自诩的“世界领袖”形象也大打折扣。
  就在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宣布单方面停火的前一天,美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打击加沙地带武器走私活动的谅解备忘录,这无疑是布什政府在卸任前给以色列的一份“安全保证书”。
  可以说,美国在加沙冲突中的表现,让世界再次看到了美以特殊关系,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解决巴以问题的艰难。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刚
责任者
邓玉山
责任者
齐湘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