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申报,人肉捜索“骚扰”可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5917
颗粒名称: 官员财产申报,人肉捜索“骚扰”可止
分类号: D035.2
摘要: 周久耕事发,南京官场穿戴发生了很大变化。该市房产局副局长曾举着袖子说,没戴手表了,现在看时间都是看手机上的时间显示。当地一万科业主告诉记者,以前维权时曾看见物价局局长抽的是50元一包的苏烟(南京本地的一种名烟),现在在局长接待室看见局长抽的是20元一包的金南京了。(
关键词: 官员 财产申报

内容

周久耕事发,南京官场穿戴发生了很大变化。该市房产局副局长曾举着袖子说,没戴手表了,现在看时间都是看手机上的时间显示。当地一万科业主告诉记者,以前维权时曾看见物价局局长抽的是50元一包的苏烟(南京本地的一种名烟),现在在局长接待室看见局长抽的是20元一包的金南京了。(12月25日《时代周报》)面对网络对官员的穿戴无所不疑、腐败推定的人肉搜索,被怀疑戴了天价表的官员除了站出来自证清白,向公众说清楚事实外,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一方面很难将这种怀疑界定为造谣和诽谤,还是属于公民对官员的合理怀疑;另一方面,如真属诽谤或是造谣,也难以追究责任,因为网络那么大,网友又都是匿名。笔者认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完善,收入不透明,公众无法充分监督官员,是公众通过官员穿戴对其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网络监督的群体性、匿名性和民粹性,人肉搜索的无序性,加上网络传播缺乏法律约束,又天然地决定了这是一种精准度、公信力、权威性不太高的监督方式,很容易以讹传讹,容易在某种非理性的道德义愤中冤枉官员。
  但由于在一些地方公众正当的监督渠道不畅,以这种低成本、低门槛、不规范的工具监督官员,便成为人们的一个选择。
  因而要想避免这种人肉搜索骚扰,惟有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让自己的收入透明,让自己的权力透明,让公众可以通过正常的制度途径监督自己。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曹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