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二中发展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3535
颗粒名称: 万载二中发展记忆
分类号: C40
摘要: 万载二中先后经过十二次申请征地,经过政府划拨,发展到现在的校园占地面积153亩,一幢五层的教学大楼,一幢主楼六层的综合大楼相继拔地而起。万载二中从办学初期的4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的初级中学,发展到如今的40余个教学班,近3000人的市重点中学、省重点建设中学,是一代代二中教师、一届届二中领导殚精竭虑、艰苦创业的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万载二中 发展记忆

内容

万载第二中学坐落在县城金三角与湘赣大道交会处,它宛如一颗明珠,越来越引人注目。该校建立初期是_所镇属初级中学,仅占地20几亩,一幢两层教学楼,八间教室,一间一层的平房,就是师生学习、办公、生活的全部场所。没有运动场,没有体育设施,教室后面就是当地村民的土地,出教室到街上大约有300米的羊肠小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上级党政的重视下,该校建起了一幢拥有28间教室、4间办公室的四层教学大楼,学生从办学初期的2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升华:要想使已获得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得到巩固和提高,就得有知识。于是人们不满足于自己的子女仅初中毕业,读高中、升大学,成了广大家长的理想。因此,该校原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开放迎来了大发展。万载二中先后经过十二次申请征地,经过政府划拨,发展到现在的校园占地面积153亩,一幢五层的教学大楼,一幢主楼六层的综合大楼相继拔地而起。新的世纪里又投资1500多万元,建起了一幢拥有50间教室的谭兆教学大楼和一个拥有10个实验室的谭兆实验楼,三幢可容纳1500多人住宿的学生公寓和功能齐全、宽阔明亮的三层师生饮食服务大楼。
  1990年,万载二中升格为县办完全中学,2002年被评为市级重点中学,同年被确定为“十五”期间省级重点建设学校,2007年8月,县委、县政府为整合全县教育资源,做大做强普通高中,将万载二中晋升为正科级单位。
  学校在上级党政部门的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及历任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育质量从弱到强,社会声誉逐年上升,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与时俱进,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学校根据生源基础提出“以人为本、全面育人、激活主体、发展特长”的办学理念,通过几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文化打基础,体艺求发展”的特色教育之路,形成了音体美特长教育与文化基础课教育并驾齐驱的科学办学格局,体育艺术类的高考录取二本以上院校亮点频现,人数稳中有升。2005年有41名特长生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其中王善能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央美院;2006年76名特长生被二本以上院校,其中辛以璐同学获高考舞蹈专业全省第一名;2007年115人特长生文化、专业双线达二本以上,其中曾雯同学摘得高考体育专业全省桂冠,龙俊同学被中央美院录取;2008年又有120名特长生文化、专业双上二本线,其中7名同学通过中央美院专业考核。
  如今的万载二中树木葱茏,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校内亭园交相辉映,金秋八月,桂花香遍校园每个角落,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舒心的学习场所和舒畅的活动空间。
  如今的万载二中有设施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有功能齐全的体艺大楼,有生活设施配套的学生公寓,有绿草如茵的田径场和整齐规范的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功能多样的体操设施、游艺园、生物园、健身园、图书室、局域网、多媒体等教学、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锻炼、休闲场所。
  如今的万载二中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艺术节、班级文艺会演、演讲比赛、才艺大比拼、书画展览、歌手比赛、乐器演奏比赛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挖掘了学生的潜质,展示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在这里愉快地学习,犹如鸟儿在天空自由地飞翔。
  万载二中从办学初期的4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的初级中学,发展到如今的40余个教学班,近3000人的市重点中学、省重点建设中学,是一代代二中教师、一届届二中领导殚精竭虑、艰苦创业的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万载二中必定在新的起点上,抓住机遇、强化内功、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创造新的辉煌。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家礼
责任者
钟勇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万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