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到镇政府办事,要到处找人,有时因为找不到人而耽误事;现在好了,干部集中在务中心大厅办公,进一个门,就能把事办好,真是太方便了。”10月24日,在高安市八景镇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村民席梅根无比兴奋地对记者说。如今在八景镇,群众到镇里办事,都能享受到这种快速与便利的服务。
群众有合理诉求,如何得到快速解决?干部办事如何与群众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去年以来,八景镇从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入手,以解决群众办事难为突破口,构建和谐乡村便民服务网络,在和谐乡村服务中心建立便民服务大厅,组织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站所进驻大厅集中办公,对农村医保、民政救济、计戈性育服务、宅基地审批、惠农补贴发放等,由大厅“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大厅设立服务咨询台,摆放《服务指南》,让群众熟悉办事流程、服务承诺等情况。为提高办事效率,服务大厅建立“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 制度,对需要多个站所审批的项目,实行“分类承办、并联审批”,让群众进一个门就能办好要办的事。对暂时不能办好的,实行承诺和限时办妥制,并将未办妥的事登记上墙,列入民情图,按时办妥一项,销号 一项。
针对有的村组离镇较远的情况,该镇把便民服务大厅向村、组延伸,在村(居)委会建立和谐便民服务站,安排优秀年轻村干部和农村党员为群众提供“事务代办、矛盾调解、政策咨询、技术培训”服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对服务站因权限等原因一时办不好的事,只要政策允许,相关材料齐全,都由村干部实行代办制。庄头村党支部书记杨康生每次到镇上去,挎包里总是装得满满的,不是帮育龄群众办婚育证,就是帮村民办户口手续,有时还要替村民捎回农技等方面的“处方”。为扩大镇、村便民服务网络,该镇印制了“便民服务卡”,将镇、村干部的电话号码、职责范围印在卡片上发给村民,群众有事只要打一个电话,干部就会及时上门服务。
“民有所忧,我有所思。”八景镇还推出“党代会代表巡访、村干部家访、镇领导走访”相结合的“三访制”工作模式,就近、就快解决信访问题。为做好做实解民忧工作,八景镇干部主动与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结成亲戚,进农家门,拉心里话。他们通过开展与群众话发展、话稳定、话法律、话政策、话科技、话家常的“六话”活动,及时传送市场信息,就地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难题。今年,全镇300多名镇、村干部深入6000多户农户家中,开展“问百家事、串百家门”活动,收集群众建议200条,协调解决生产资金600多万元,帮助农民新上创业增收项目80个,化解矛盾纠纷50起,帮助群众组建劳务助耕队80多个,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今年国庆节,八景镇干部放弃休息,开展以纪念“9・25”《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发表28周年宣传活动。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做好秋季计划生育工作,使全镇15人自觉实行了计划生育手术,10对育龄群众放弃了二胎生育指标,领取了独生子女户光荣证,20对新婚夫妇立下了少生优生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