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2991
颗粒名称: 圆梦
分类号: F407.9
摘要: 上高县南港镇大窝里村,坐落于蒙山丛林之间,平均海拔400余米,与新余市分宜县、渝水区隔山相望,是全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565户农户共2080人,有2.8万亩山林,但水田仅60余亩。萧家、沈家、老屋里、安里、三角塘5个自然村水源尤缺。
关键词: 大窝里村 引水工程

内容

村庄档案
  上高县南港镇大窝里村,坐落于蒙山丛林之间,平均海拔400余米,与新余市分宜县、渝水区隔山相望,是全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565户农户共2080人,有2.8万亩山林,但水田仅60余亩。萧家、沈家、老屋里、安里、三角塘5个自然村水源尤缺。
  1989年,吕莉从芦洲乡嫁到大窝里村。陶醉在新婚幸福里的她不知道,未来的日子天天都会为一件事烦恼一一没水用。10月16日,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经过较长时间的行驶来到大窝里村,找到了这位在全村堪称凤毛麟角的外来媳妇。
  听说我们是来釆访,吕莉不好意思地向我们描述了家人“吝啬”的用水过程:早上用一小盆水洗脸,然后把洗脸水盛好,上午干完农活后用这些水洗手,水虽然很脏,但还不能倒掉,或者用来浇菜,或者用来喂猪。
  围观在一旁的村民萧胡南老人说: “我们挑一次水要走两三里路,有时还要走上七八个地方,一上午也挑不来一担,真是苦啊。”为我们领路的村委会会计曹建国说,村民们因为争水,多年来纠纷不断。他说:“我就和别组的人打过架。” °大窝里村地表以下大多是熔岩以及硅灰石,特殊的地质结构使该村成为一个典型的缺水村,尤其是萧家、沈家等5个自然村缺水严重,1100多名村民长年为人畜饮用水发愁,只能靠接山岩缝渗漏水维持生活。
  这样的日子过了很多年。期间,村民们一直想找到足够的水,蓄水、引水、打井都曾尝试过。
  1963年,大窝里村民花了3年时间,在山腰岩缝渗漏水较多处凿了一个宽高各1米左右,深达10多米的山洞,以此积蓄岩缝渗漏水供日常生活使用。然而,由于水量有限,每到雨水少的季节,村民仍要为水发愁。
  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试图解决村里饮水难问题,曾组织村民从数公里外一个叫太子壁(分宜县境内)的地方,用水管接引那里的水入村。可由于种种原因,水管常遭人毁坏,引水最终还是失败了。
  2003年,上高县实施农村饮水解困计划,特意请来了省地质队在该村地势较低处打井,希望能够找到水源。打下去的井深达100多米,却连水影子都没看到。积极配合的村民们又 一次失望了。
  (下转四版)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况海家
责任者
刘和星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