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站火炬传递结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9629
颗粒名称: 太原站火炬传递结束
分类号: G811.21
摘要: 在万余名太钢人震耳的欢呼声和回味的注视中,奥运圣火在太钢厂区广场完成了26日在太原的传递。至此,这个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一一太原钢铁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全球接力唯一进入传递的企业,是唯一使用火车传递的一段,也是唯一举办终点庆典仪式的企业。
关键词: 太原站 火炬传递

内容

在万余名太钢人震耳的欢呼声和回味的注视中,奥运圣火在太钢厂区广场完成了26日在太原的传递。
  至此,这个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一一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全球接力唯一进入传递的企业,是唯一使用火车传递的一段,也是唯一举办终点庆典仪式的企业。
  “快速、绿色、和谐”发展的太钢,2007年营业收入首次超千亿元大关,力压诸多大型煤炭集团,成为山山西首个“千亿元“企业,同时也成为古城太原一张靓丽的现代化”名片”。
  太钢的前身是西北炼钢厂,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目前形成了年产千万吨钢的能力,其中不锈钢300万吨,是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
  由于地处内陆省会城市,太钢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为此太钢提出并实践了“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工艺装备绿色化、制造过程绿色化、产品应用绿色化,建设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示范工厂,使"绿色发展”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和企业竞争力。
  “现在,太钢的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达到吨铁40千瓦时,不仅满足了高炉自身用电,还能向夕供电;每年节约的新水,相当于一个30万人口城市一年的用水量,” 长李有感兑,“绿色发展”让昔日“烟熏火烤“的污染大户形象,正被初成的“绿色工厂”所替代。
  太钢与北京奥运还颇有渊源。来自太钢的火炬手胡玉亭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地铁4号线、青岛奥帆赛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际会议中心暖通工程等一批奥运标志性项目中,都有“太钢制造”。
  以科研成果填补钢铁产业多项空白的太钢技术中心主任王立新,此番又创造了北京奥运会全球传递”火车上传递火炬”的唯一。手擎“祥云”在火车上行进的600米,是他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段路程。
  “之所以选择火车传递,是因为太钢人与火车有不解之缘。”王立新告诉记者,如今奔驰在祖国大地上的火车车轴专用钢,九成是用太钢钢材制造的。
  ”祥云”传梦想,圣火燃信心。
  太钢最年轻的劳模孙金波,带着幸福的眼泪传完了自己的一棒。从炉前工、班组长、工长到原料作业区主管,他以扎实高效的工作赢得了诸多成绩与荣耀,但他告诉自己,要像传递火炬一样传递精神与梦想,让熊熊燃烧的火炬点燃自己和所有太钢职工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企业的信心。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云怜
责任者
叶健
责任者
陈忠华
责任者
胡玉亭
相关人物
王立新
相关人物
孙金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西北炼钢厂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