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是有灵性的。每天,有那么多善男信女,千里迢迢,来烧高香。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大香会期间,更有数不清的香客,背着黄布袋,从天南地北而来,将普陀弄得烟云缭绕,一派佛国风光。我来普陀是因为来宁波。来宁波,心就眺望着普陀。于是,换车换船,漂洋过海,踏上了海天佛国。我不是来看热闹的,也不是来凑热闹的。我只是想在佛国里走一走,让浮躁的心火得以除却。
莲花洋里的普陀山,静谧而清爽。坐在海边的岩石上观海,听佛国禅音,是何等的奇妙。然而,当我从岩石上跃起身时,脑袋却重重地挨了一击。抬头侧目,原来是一札松枝盘横在头顶。哦,是不是普陀观音击了我一掌呢?我到普陀山来,还没有给观音菩萨上香呢,怎么好在她面前偷懒呢?我料定是观音菩萨惩戒我了,自是不敢怠慢,匆匆起身,往普济寺急步而去。没走几步,看见了石牌坊,牌坊北侧有一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到此下马” 。
我心中倏然一惊。来朝拜普陀山,是该怀着敬重态度的,千万不敢轻慢无礼啊。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仰望着牌坊上的楹联,我顿悟了。我知道,走进四柱三门的普陀牌坊,才算是有资格明了佛理。从古到今,从石牌坊走进佛门的,有达官显贵,有布衣平民,无论地位尊贱,皆为芸芸众生,观音的佛手,早就将他们普渡了。过去,有个朋友曾经告诫过我,到了佛门净地,要管住嘴巴,不能胡说八道。今日,来到普陀,自当万分谨慎,惟恐在观音面前失言。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小心思呢。
普济寺前,香客们举着高香,从侧门依次而入。正门通常是不开的,只有皇帝才能走正门。佛家言,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称为观世音;又因智慧无比,圆通无碍,称为观自在。观音菩萨是古代妙庄王的第二个女儿,死后复活于普陀山附近水中的一朵莲花上,她发誓要超脱世人于当世之外,故长岀千眼千手,普渡众生,行善天下。逢盛世,佛家兴,普陀香火旺,这也是与时共进吧。
我是来普陀山寻清静的,故未打算烧香。当然,作揖之是要行的。我也就立在观音像前,双手合十,默默有词。
祈祷之后,看着别人烧高香,却怎么也做不到心安理得了。我向后殿转去,边走边退,没想到脚下踩空,一个踉跄,几乎摔倒。莫不是观音蹬了我一脚?!如此一惊, 倒让我豁然开朗了。既然来到普陀山,怎么能一毛不拔呢!于是,便摸出纸币来,投进了功德箱。
心中立时就坦然了。
这时,我已明白,普济寺的主殿为何唤作“圆通宝殿”了,又为何俗称“活大殿”了。它因其宏大而雄伟,千人聚之而不觉拥挤,百人盘之而不觉宽松,真是有容乃大啊。大千世界,多了谁,观音都不嫌多;少了谁,观音也不会嫌少。多多少少,观音是不在意的。不是吗,我于警醒中,感受到了佛学的洗礼,感受到了观音的宽容。来到普陀山,先是挨了
一掌,后来又挨了一脚。从上到下,观音已将我裁整齐了,让我成为规矩中人了,这不是我的造化吗?此行普陀,后来讲给身边的一位“女菩萨”听,“女菩萨”善解人意地说:普陀山的树枝碰了你的头,那是观音在用手摸你呢,这在佛界叫做入门洗礼。后来呢,你退身时险些摔倒,那是告诫你,凡事要退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