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缘何成“剩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6387
颗粒名称: 好女缘何成“剩女”
分类号: D669.1
摘要: 宜春某单位任中层干部的小颖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她面容清丽,身材高挑,收入丰厚。按理她的生活应当过得十分自在,但事实并非如此。她现在已经34岁“高龄”了,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关键词: 恋爱 剩女

内容

在宜春某单位任中层干部的小颖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她面容清丽,身材高挑,收入丰厚。按理她的生活应当过得十分自在,但事实并非如此。她现在已经34岁“高龄”了,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父母及亲朋好友都时常为她的婚事操心。眼看着同学朋友一个个都结婚了,自己还是孤家寡人,小颖心里也暗暗着急,可是自己的原则不能放弃,那就是一定要找一个与自己真心相爱的人结婚,而不是因为年龄大了为嫁而嫁。时间就这样流逝了,小颖还是未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爱人。
  无独有偶,记者细看身边那些难嫁未嫁的女性朋友,她们大多自身的条件比较优秀,有自己的事业,收入稳定,思想乐观,对生活充满热情。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们成了“剩女”呢?从事社会学研究多年的罗教授认为,白领女性嫁龄出现大龄化的趋势,是社会、文化、自身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白领女性在职场中,就业压力、下岗危机时时迫使其更加努力工作,以至错过黄金婚恋时光。同时,女性的社会保障在“生育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职场中,一旦女性走进婚姻生活,生育下一代,就有很长的时间不能工作,其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就很可能被人取而代之。所以,许多女性在事业未达到理想中的“稳定状态”时,一般都害怕婚姻给事业带来影响,在二者不能兼得时,她们往往以牺牲爱情、婚姻为代价。这就是难嫁的第一大“绊脚石”。第二大“绊脚石”是传统文化的制约。虽然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已有所淡化,但这种观念如今又出现了新版本一“错落匹配”。即城市男女择偶时,若把男性和女性按优秀程度,从高到低分为甲、乙、丙、丁4个等级,男性甲可以与女性乙匹配,依次类推,空缺下来的就会是女性甲,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女性甲就成了大龄待嫁白领女性的主力军。自身观念体系框架上的残缺性是第三大“绊脚石”。年龄是女性择偶的重大障碍,年龄越大,机会越少。但因白领女性自身条件的优越,择偶观念已形成一个固有的框架,而且这个缺的表现为择偶标准的不可调节,即使年龄变大,机会变小,也“宁缺毋滥”,不愿降低标准,所以,一些终身不嫁的“独身”者便随之出现。
  罗教授表示,对于没在最佳结婚年龄嫁出去的白领女性来说,并非真嫁不出去,她们只是还在等待、还在选择。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