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缸“为”酒虫“喊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6359
颗粒名称: ”酒缸“为”酒虫“喊冤?
分类号: R163.3
摘要: 2007年年初,河南信阳实行了“禁酒令”,主要是限制公务人员中午请客喝酒。前几天曝出新闻,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经过咨询认为,这种针对公务员的“禁酒令”似乎有违法之嫌。
关键词: 禁酒令 戒酒

内容

2007年年初,河南信阳实行了“禁酒令”,主要是限制公务人员中午请客喝酒。前几天曝出新闻,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经过咨询认为,这种针对公务员的“禁酒令”似乎有违法之嫌。
  这条新闻引人注意的地方,倒不是“禁酒令”是否违法,而是之所以熊玉亮出来说这些话,是“禁酒令”对当地白酒产业的冲击之大。这个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去年年初颁和“禁酒令”之后,据说信阳去年上半年招待费仅酒一项开支节约了将近4300万元。这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小县的财政收入,可以建40到50所小学。但河南的白酒产业如此依赖公务员中午的酒量,这不禁让人有一种如同“天问”的冲动:他们到底喝了多少啊?一个地级市的公务员居然中午的消费就能对白酒行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而最重要的是,这提醒我们关注一个现象:还有多少人或者产业,是寄生在一些地方政府机关身上提供给某些政府机关一种超过他们应该得到的服务内容,并且以此为生。但这也不是这些人的错,有句话讲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市场就没有供应者。没有当地这些喝酒的公务员,自然也就没有“禁酒令“、没有熊会长的离奇言论。这是在共生关系里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结果,那些依附的“毛”们如果觉得“皮”有不稳固的迹象,自然也就会跳出来为之辩护。所以说到最后,熊会长的言论,既不是违法问题,也不是白酒产业的问题,是一个"酒缸”为“酒虫”喊冤的问题。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熊玉亮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河南信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