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阳街道科学“进退”促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6296
颗粒名称: 筠阳街道科学“进退”促发展
分类号: D610.3
摘要: 高安市筠阳街道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农村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论“进退”.带来了全面和谐发展。去年该街道实现财政收入46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01%和16%;今年一季度实现财政收入11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筠阳街道是全省农村经济“一村一品、一组一业”起步较早的乡镇(街道)之一。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理念

内容

本报讯刘玉秀涂杨兵报道:高安市筠阳街道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农村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论“进退”.带来了全面和谐发展。去年该街道实现财政收入46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01%和16%;今年一季度实现财政收入11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筠阳街道是全省农村经济“一村一品、一组一业”起步较早的乡镇(街道)之一。由于地处城郊,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机遇较多,筠阳街道已成为高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发展大讨论活动。大讨论使筠阳干群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举措得以明晰: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决定“进退”,对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效益再好也要果断“退”;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困难再大也要坚决“进”。
  筠阳街道原有砖瓦厂10个,这些砖瓦厂每年提供税收上百万元,安置就业200余人。但砖瓦厂每年要毁坏耕地十多亩,是一个“吃”土地的项目。对这种断子孙饭碗的项目,近几年来街道釆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坚决关闭了“吃”耕地的砖瓦厂,推陈出新,引导农民办起了10多个国家推广的水泥砖瓦厂。刘光辉原是一砖瓦厂主,关闭了旧砖瓦窑后,在街道的帮助指导下,他又办起了水泥彩瓦厂,实施机械化作业。如今他的新厂年生产水泥彩瓦 20多万片,年利润达20多万元。
  左桥村经过市场调查后,确定了新的发展项目,即逐步退出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传统作物种植,转而发展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食用菌产业。去年4月,在街道的大力宣传和引导下,左桥田里村小组开始发展蘑菇种植,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激发了群众的参写热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村小组蘑菇种植户由1户增加到40多户,菇棚达到82个,初步形成了一个食用菌种植基地。2007年,基地蘑菇产值达到280多万元,每个菇棚平均获纯利2万元。
  南门村是全省最大的村级蔬菜生产基地,全村3000多亩蔬菜每年产值6000多万元。为了确保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驻村街道干部及村委会干部大力宣传,精心指导菜农施农家有机肥、喷有机除虫药,引导菜农不再施化肥、喷农药。这一“退”,使南门的蔬菜品质大大提高,品牌进一步打响。卢村村民卢国华今年就尝到了有机种植的甜头。他种了三分地的大棚空心菜,由于施用农家肥,卖价比往年高出一倍多,短短一个月即为他创收近千元。
  筠阳街道“进”与“退”的辩证发展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各类专业村、特色组异彩纷呈。如今,专业特色村、组占了全街道的七成以上,农民年人均从中受益2300余元。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地名

高安市筠阳街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