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小港卫生院的“新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6187
颗粒名称: 丰城小港卫生院的“新生”
分类号: R197.61
摘要: 从设施简陋、'条件落后变得环境优美、患者称赞,短短一年时间,丰城市小港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促使该院发生如此“质变” ?近日,记者来到该院采访。走进小港卫生院,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中心点滴室坐满了打针的患者,医生、护士和蔼可亲,热心为患者诊治。
关键词: 卫生室 卫生院

内容

从设施简陋、'条件落后变得环境优美、患者称赞,短短一年时间,丰城市小港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促使该院发生如此“质变” ?近日,记者来到该院采访。
  走进小港卫生院,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中心点滴室坐满了打针的患者,医生、护士和蔼可亲,热心为患者诊治。陈彪飞院长告诉记者,前一天,这里的日营业额达到了近万元,而就在一年前的这天,卫生院的日营业额不足百元。
  由于历史原因,小港卫生院曾是丰城市卫生系统的一块“心病”。原来的卫生院不但房屋破陋、设施陈旧,而且管理混乱、人心思走。患者不愿来、工资发不出,卫生院80名工作人员就走掉了60多名,整个卫生院处于半瘫痪状态。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小港卫生院的发展难题,丰城市卫生局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三年重建小港卫生院的奋斗目标,并积极争取丰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
  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牵动着丰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在考察小港卫生院时,宜春市委常委、丰城市委书记冷新生看到当地农民在破旧的病房中打针,眼前的一幕让他非常心疼。冷书记亲自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小港卫生院现场办公,为新建小港卫生院绘就了一副美好蓝图。
  丰城市卫生局经过认真研究,对小港卫生院调整了领导班子,挑选了懂业务、会管理、有冲劲的陈彪飞担任院长,筹集资金200多万元重新开建新的卫生院。从此翻开了小港卫生院发展史新的 一页。
  2007年4月9建设。“前门诊(楼),后住院(楼),中间是花园”,一年间,崭新的卫生院大楼拔地而起,先进的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小港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了门诊楼、住院楼、职工食堂,派出了多名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引进了进口B超机、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等硬件建设完成后,陈彪飞立即团结带领全院职工提升医院的“软实力”。卫生院里处处为患者营造一种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在中心点滴室、病房安装了空调、彩电,在医务人员中开展比服务树品牌活动"良好的就医环境吸引了众多患者前来就医,也大大方便了小港农民看病。
  医院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事业留人,营造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氛围。看到生机勃勃、制度完善的新院,许多外流技术人员也纷纷“凤”还“巢”。
  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小港卫生院就诊。
  记者采访时正碰上一位南昌广福的患者送来一面绣有“热情服务、医德高尚”8个大字的锦旗,感谢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热情服务。
  政府大力投入,领导关心支持,促使医院创新发展。如今欣欣向荣的小港卫生院不仅完全改变了落后的局面,获得了新生,其发展变化也成为丰城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 一个缩影。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彪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