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苒辛苦,也比他们没有家好啊!”正是这个朴实的想法支撑着55岁的陈祖秀。二十多年来, 她靠卖报纸的收入给十余个弃婴安了临时的家。
如今,在她身边,还有三个年龄分别是8岁、9岁、10岁的女孩。趁着暑假,三个女孩主动帮她卖报纸。
凌晨卖报
15日凌晨3时,陈祖秀习惯性地起了床。
穿衣、梳洗,“哗哗”的水声惊醒了熟睡的大女儿 “快起来,婆婆要走了。”胡冬霞打着哈欠把梦中的妹妹陈春艳和胡胜红喊醒。
“今天你们就不出门了,再睡会儿,我一个人行。”陈祖秀看了看坐在床上打盹的三个孩子,实在不忍心让她们干活。
“等等,一起走! ”孩子们清醒过来,一骨碌跳下床,提着凉鞋冲到陈祖秀面前。“妈妈,等等我们! ”陈春艳一手拖住陈祖秀的胳膊,一手急着穿鞋。
三孩子的名字都是陈祖秀取的。冬霞和胜红跟她前夫姓胡,分别1()岁和8岁,她俩习惯称陈祖秀“婆婆”。9岁的春艳则随她姓,叫她 “妈妈”。她们都是出生不久遭遗弃,被陈祖秀捡回家的。
陈祖秀牵着三个孩了走出这个租住了六年的家——重庆渝中区南区路137号,到两路门发行站领报纸。一路上,三孩子打打闹闹没完没了,陈祖秀也被逗得一路欢笑。
陈祖秀负责的片区是两路口和菜园坝。百余份报纸领到手,陈祖秀先将其分类成叠,然后挨家挨户发送。为减轻她的负担,报纸刚分好,孩了们就各抢一摞抱在怀里。
”比赛啊,看哪个送得快。”到订户密集区,孩自们就让陈祖秀坐下守报纸,她们则拉开阵势比速度。话音未落,三孩子已撒腿跑开了。别看胜红最小, 跑起来一阵风,最先返回。
6时30分,菜园坝天桥旁,陈祖秀边等孩子边整理报纸。20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还没回来 “以往早回来了,不会出啥事吧?”她不时朝孩子们送报的方向张望,很着急。前年,她去送报,怕孩子们外出不安全,就把她们反锁在家。常在菜园坝活动的两个票贩子趁她送报之际,翻窗进入她家,试图用零食、玩具拐跑三孩子,恰被临时回家取东西的她发现。票贩子计划泡汤恼羞成怒,竟到菜园坝派出所报案,诬称陈祖秀是人贩子,他们才是孩子的父母。民警一番调查,还了陈祖秀淸白…… 再等,仍倾孩子身影,陈祖秀撂下报纸慌忙去寻。
“你出一,我出一,妈妈叫我收回一。”没走几步,陈祖秀远远听见孩子们玩游戏的声音,终于松了口气原来,孩子们送完报纸玩起了游戏,竟忘了时间。
“你们还晓得回来呀?“孩子们刚到面前,陈祖秀就训斥起来:“下次再这样,就不要你们出来了!”孩子们意识到错误,低头不语。随即, 她们采取了撒娇攻势,摇着她的胳膊直说:“下次不了,不要生气嘛……” 看到陈祖秀笑了,孩子们又活跃起来。趁陈祖秀整理报纸的间隙,她们忍不住继续玩起了刚才的游戏。
10时30分,所有报纸送完后,她们回家休息。下午3时,陈祖秀出门订报,孩子们在家做作业。
生命重要
一共捡了多少弃婴,陈祖秀已记不清了。“反正碰上了就抱回家,最少有十几个吧。”其中,冇的养了几天就送到儿童福利院;有的养了一段时间, 打听到孩子的父母,就亲自送陈祖秀至今记得25年前第一次捡到弃婴的情—那天是腊月二十一,大雪纷飞。半夜,熟睡的她被一阵孩子的啼哭惊醒。循声而去,发现门外小背篓里有个婴儿,背篓里已积了一层薄雪。
当时,婴儿仅被一条旧单裤裹着,不停乱蹬的手脚,被背篓的蔑条划开一道道口子,口子渗着血珠。“可怜啊! ”陈祖秀赶紧把孩子抱回家,取暖淸理伤还给孩了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冬梅” ---望这个可怜的孩子如寒梅般坚强。
一个多月后,陈祖秀听说冬梅是附近牟家的孩子一一牟家为躲避超生罚款,竟把出生不足一个月的女儿抛弃了。确认消息后,陈祖秀为孩子做了十多件四季衣服,然后把孩子送回牟家。冬梅的父亲因怕罚款不敢抱回女儿,陈祖秀好言相劝: “亲生骨肉,难道你安心吗?”临別,陈祖为还塞了
20多块钱给冬梅父母,希望他们为冬梅买吃的。
如今,已成家的冬梅,对陈祖秀的恩情念念不忘,一直喊陈祖秀“妈妈” 。
多年来,陈祖秀从四川广元辗转到重庆菜园坝、垫江等地,收养了不少弃婴。这些弃婴,有的被扔在路边,有的直接送到她家门「1。冬霞就是她从街边捡的,春艳则是陌生人致电她到某地取包裹,陈祖秀前住时,只见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他们都是生命啊!”陈祖秀不忍丢下不管,哪怕日子再艰辛,她也子抱回家,“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他们没有家。
陈祖秀育有五个孩子,四儿一女。如今,都已成家。对母亲收养弃婴的举动,孩子们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担心母亲过得太苦.儿子胡小平偶尔会资助一点,女儿胡小玲逢年过节会托人送来鱼肉。
倒是周围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同行刘建军说:”她收养这么多娃娃,劳累一辈子,何苦呢?”确实,陈祖秀若不收弃婴,完全可以到子女家安享晚年。
对于老伴的乐善好施,丈夫刘洪君早已习惯:”随她,她就这个性格,改不了”。
善有善报 “有说好事做不得,我偏说好事做得。”对于自己的善举,陈祖秀很是执著。
她一直相信善有善报。1979年,她在广元旺苍县一矿山当临工。一年内,她两次遇险,均奇迹般生述——第一次,山上一辆缆车翻滚下来,整车矿石把她掩埋,人们都以为她必死无疑。半小时后,大家把她刨出来时,发现她除了惊恐和少许擦伤夕卜,啥事没有!第二次更险。一天下午,她外出办事乘中巴回单位,车行至一弯道处,刹车失灵翻下山崖。车上共八人,除她毫发无损外,三死四伤。
两次历险经历,更坚定了她行善的决心。
“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善良、拾金不昧。”这是报纸发行站站长谭俊华对陈祖秀的评价。
2005年,他收到一封感谢信。原来,这位市民买报时,把装有数千元现金和各种证件的皮夹遗失在陈祖秀的报摊上。陈祖秀发现后,拿着皮夹跑步追赶他刚乘坐的出租车,把皮夹物归原主。当他拿出500元感谢时,陈祖秀坚决不要。还有一次,陈祖秀在菜园坝卖报时捡到一个装有3000元的黑布口袋。担心失主着急,她抱着口袋在原地等了 —天也没等到失主。最后,她把钱袋交给了火车站派出所。在菜园坝,提起陈祖秀,很多人都知道“她是个好人” “现在这几个娃儿,对我很好,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孩子们的懂事,让陈祖秀备感欣慰——洗衣做饭,孩子们不让她动手、操心。每天回到家,孩子们都会争相把做好的糖水端给她,为她端来洗脸水,给她捶背、按摩。
“其实,我从没想过要娃儿报答我,她们能平安长大就好。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几个妹儿把书读好。”陈祖秀和老伴全心全意为孩子们的学业打拼。
三人每学期学费就得3(000元,加上每天坐车、吃饭的费用,每学期不下5000元。为供三姐妹读书,老两口不得不日夜操劳,一个送报,一个卖报。
春艳和冬霞的优异成绩,最让陈祖秀欣慰。这次期末考试,她俩分别是班上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胜红下学期要加油啊!陈祖秀总叮嘱孩子们要认真学习。她说:“只要你们肯读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们!